中国人把一个词意思分开,然后机械地对应各种说法,再对应汉语的意思。这样做的弊端是,让人不再去注意那些不同意思之间的本质联系,繁琐记忆。其实,有好多英语词汇,它们的词典意思是可以概括成很少的几个基本意思的,词典上列举的那么多详细意思是可以推到出来的,因为那么多细类的意思根本上是相互关联的。
|
|
|
概括成总的意思,然后掌握这些意思之间相互引申、推导的规律,那么既能正确使用又能便于记忆,而且有利于培养语感。掌握规律的方法,就是多问为什么,促使自己去研究、探索出答案,自己研究得对不对,就看运用自己通过这样的探索研究得出的实实在在的自己的语法准则构建出来的表达方式是否正确,判断构建出来的说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是用其它语法(比如传统的语法规则)构建出来的说法是不是符合你自己语法规则构建出来的说法,即相互印证。
|
|
|
不仅单词是这样,短语,句法等等都可以这样做。比方说用in和名词性成分构成的介宾短语,会不会和动词的ing形式存在底层联系呢?如果是,可以是怎样的联系?这样一来,就有可能使你温故而知新,就会知道如何将动词ing形式的说法和名词(通过介词in)联系起来,转换说法。比如:
proceeding就可以说成in the procedure。 |
|
|
如此等等。以这样的方式,偶们就会发现很多新东西。慢慢的,会发现很多原先没有注意发现不了的各语法点之间的内在(底层)联系,于是有联系的语法现象就又可以(像概括词义那样)概括成一两个基本点,通过推导扩展出书本上要求死记硬背的语法表达形式(即,生成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
|
|
再比如,分词组成单句,为什么要用be动词?而巧合的是,介宾结构要组成单句也需要be动词。
|
|
|
语法,是语言现象出现并基本固定了以后才总结出来的。它的创造者并不是总结出这些规则的人,而是把该语言作为母语使用的群体在使用中形成的,它们形成那些表达习惯的依据并不是按照表面形态由后人总结出来的那些规则,而是依据的更深层次的概念认识。根据那样的概念认识,大家共同使用,形成表面上形式相对固定的说法,然后才有人从表面形式去总结规则。
|
|
|
偶们做一个假设,即,be …ing这样的形式是从be in ...这样的形式中演化出来的。就假设这个猜想是真的,那么是怎样的一种大众群体认识的意识,通过怎样的引申、转义的演化机制从而可以推导出现代英语中的ing动名词/分词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