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语的远亲__达罗毗荼语言 阅读:13587回复:21
— 作者 王立 2006年09月22日,21:10
泰米尔人生活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斯里兰卡的东部和北部,以及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斐济、毛里求斯等地。人口七万多。新加坡将Tamil译作“淡米尔”。 泰米尔人个子较矮,肤色比较黑,头发卷曲、黑而浓密,鼻子小、扁平,嘴唇厚。男子服装一般是缠2米长的围裤,有的披小布单或穿没有领子的短袖绸衫,妇女大都穿纱丽。他们的主要的粮食是小麦。 泰米尔人是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所属的达罗毗荼人很可能是辉煌的印度河文明的主人,也就是南亚次大陆最早的居民。他们的发源地就是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是泰米尔语“泰米尔人的土地”之意。印度河文明是距今5000-4000年的发达文化,以卡利班干、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城市为代表。当时的人们建设了规划科学、设施完备的供水排水系统,生产出大量精美的艺术品。说明他们既有富足的物质生活,又有充裕的精神生活。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后,泰米尔人被迫迁往南部,但泰米尔文化深深地融入了雅利安人的文化之中。泰米尔人擅长建筑、青铜雕塑、航海、数学,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泰米尔语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泰米尔人仍然在使用最早的古典语言——就像我们学习文言一样。它属于达罗毗荼语系南部语族。 |
泰米尔语字母属于南婆罗米文字系统,最早写在树叶上,曲线很多。 语音:有五个基本元音:a、e、i、o、u。各分长短,还有ai、au,口语里有法语、藏语那样的鼻化元音。辅音字母共有24个。没有印地语的强送气音.t有齿音(t)、龈音(t下加一个短横)、卷舌音(t下加一点)的对立。词头不能出现复辅音。音节末尾的r犹如汉语普通话的儿化音,发音时舌尖不能颤动。单词重音一般在第一个音节。 语法:泰米尔语是强黏着语言,语法关系一律用后置词表示。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动词”。 有人说达罗毗荼语言与日韩语有亲缘关系。我认为这显然是很有道理的。台湾高山族的祖先中就有达罗毗荼人,同在西太平洋的日韩人的祖先同样会有。这方面的研究,无疑将会大大有助于揭开远古人类从东非和南印度,向全世界迁移之谜。 |
关于泰米尔语同日语的关系着实是很有趣,以大野晋为首的日本语言学家已经找出了词汇以及音韵上的一些对应,不过由于大野晋本身也不会泰米尔语,再加上在研究过程中犯了比较语言学的大忌——过于倚重单词间的联系,因而为人诟病。不过依个人看来,倒是觉得此说颇有前途,然而私以为研究日泰二语关系的最大问题就是,日语和泰米尔语两者都处于一个十分奇特的位置,即日泰都受到了周边某一强势语言的重大影响而对其本来面目的辨识产生了影响,对日语是古汉语,对泰米尔语则是梵语,如何破除这种影响(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影响已然深入骨髓,拨开其影响,谈何容易!)应当是研究二者关系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其实换一种方式想想,如果日泰二语确为亲族语言,倒也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情,好比一对兄弟分别被不同的大哥教养长大,行为举止上都受各自的大哥影响极大,不过却也都保有着本来特征,如今依凭着这少许的特征相认,却也互相之间有些难以看出兄弟模样……话说回来,从目前来看,日泰同源还不是主流观点,期待将来能有更多的研究!
|
回 苏轺 的帖子
苏轺:关于泰米尔语同日语的关系着实是很有趣,以大野晋为首的日本语言学家已经找出了词汇以及音韵上的一些对应,不过由于大野晋本身也不会泰米尔语,再加上在研究过程中犯了比较语言学的大忌 .. (2012-12-21 21:54) 达罗毗荼人本來就是土生土长的南印度人,沒必要把谁看做大哥家长. 日人喜欢穿木机,拖鞋;韩人喜吃泡菜,面条,都是和南印比较接近的风习. |
我这个“大哥”一词可能用的不妥,不过我的意思是二者不约而同的收到了周边强势语言的影响,亦即梵语对泰米尔语的影响大于泰米尔语对梵语的影响,同理,古汉语对日语的影响也大于日语对古汉语的影响。我这里说的“大哥”绝无试论孰优孰劣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想说其影响关系。
|
回 苏轺 的帖子
苏轺:我这个“大哥”一词可能用的不妥,不过我的意思是二者不约而同的收到了周边强势语言的影响,亦即梵语对泰米尔语的影响大于泰米尔语对梵语的影响,同理,古汉语对日语的影响也大于日语对 .. (2012-12-21 22:24) 也许吧,但我觉得梵泰两者间的影响是势均力敌的,就像留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语,也是SOV语序,但仍用前置词,没像尼泊尓语那样退化成用后置词的半黏着语. |
百度:
木屐是为中国古代人所钟爱服饰,在隋唐以前非常流行。《释名·释衣服》云:“屐,搘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因此木屐上有两齿,适合在泥中行走。《庄子·天下》注:“木曰屐者。” 桎和屐的汉字构造联系 按,雨行所以践泥。《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屐中可以践泥的齿是为了走路轻便及雨天防湿防滑的作用。《后汉书·逸民列传》云:“初,良五女并贤,每有求姻,辄便许嫁,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五女能遵其训,皆有隐者之风焉。”汉代汉女出嫁的时候会穿上彩色系带的木屐。木屐的鞋面是人字形,这是因为木屐绑带的样子像人被捆起来一样,也就是形如“桎”的篆字体(见右图)。《后汉书·五行一》云:“延熹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五采为系。此服妖也。到九年,党事始发,传黄门北寺,临时惶惑,不能信天任命,多有逃走不就考者,九族拘系,及所过历,长 妇女皆被桎梏,应木屐之象也。”《颜氏家训》记称:“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述,……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着)跟高齿屐。”《南史·宋本纪》“制诸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金玉。内外奉禁,莫不节俭。性尤简易,尝著连齿木屐,好出神武门内左右逍遥,从者不过十余人。”晋干宝《搜神记》提到:“初作屐者,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至太康中,妇人皆方头屐,与男无异。” 除了两齿木屐以外,汉人军队里还采用了平底木屐,防止脚部被带刺杂草划伤。《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藜,懿使军士三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然後马步俱进。或作跂。”不仅仅军人如此,平民也往往在路上穿着木屐,防止脚被带刺植物划伤。南朝梁《本草经集注·草木上品》:“乌头为之使。多生道上,而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长安最饶,人行多著木屐。 今军家乃铸铁作之,以布敌 路,亦呼蒺藜。” 此外,晋代还出现了屐齿可以拆卸的谢公屐,方便登山。《南史·列传第九》云:“(谢)灵运……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明朝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云:“蹑屐登崖。” 宋明时期,木屐成为像斗笠、蓑衣一样重要的雨具。 |
|
|
回 watson1981 的帖子
watson1981:百度: 没见过分齿的 |
|
watson1981:百度:看到這,讓我想起日本的傳統文化,基本上是重現漢朝到唐朝時的漢文化,比如:榻榻米,日本不產藺草,榻榻米是漢朝傳到日本的,抹茶是唐朝喝茶的方法。 |
|
|
誰有泰米爾語的教材或者誰能指出泰米爾語的特徵並舉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