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法语学习 阅读:6454回复:6
中国人学外语难点不在于死记硬背,而在于变化。不理解老外的说话方式。也就是说不明白语法的原理。中国人说汉语自古就没有语法的限制,自然而然会说,因此学外语就废了劲了。 欲学外语必要先重新理解语法。什么是语法?就是主谓宾定状补,名动形副介连代。。。。把它们来龙去脉弄清楚了也就大体掌握了外语。
1主谓篇 西方语法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简单起来就归结为主谓两个字。一个名词+一个动词,一静一动基本就指示清楚了事物和其状态。也是,万物都是在运动的,我动故我在。 先秦时候,墨子就说过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复杂些,一指需要具体解释下形状,颜色之类,就有了形容词,如野马,逸马,白马,非马。。。一马的运动,就要提到速度,有速度就要有时间,就有了现在过去将来完成未完成主动被动。。。。要是再复杂些,还有补语,也称次要成分,主要是时间地点数量方式目的结果转折。。。。。。 其中最主要的是个宾语。中文表达方式追求简练,喜欢省略。 逸马杀犬于道。 这个倒霉的犬就是宾语,还是个直接宾语。于道是地点,属于状语,陈述动作的环境。同样是高等哺乳动物,一马一犬名词相同,主宾不同,马先发毙犬,犬只能呜呼哀哉而已。 语法中的主谓宾语法,说的就是词和词之间的这些不平等关系。大体上,以主语为核心,谓语就是个忠实的奴隶。宾语就是个受气包。 主管谓,谓管宾,宾关状。大体句子就完整了。 形名,副动互相补充则更见文采。逸马,显得马的风采和犬之可怜,死后连个谥号都没有。老犬,瘦犬,黄犬都行嘛。 幸亏没有用上立毙,犬死也能闭上半只眼了。 |
最新喜欢:跨境电商运营... |
2
阴阳篇 当年学法语最让人头痛的是名词有性数。数还好说,加个s而已。 名词分性,就让人糊涂了。猜测n多年,都摸不清楚性到底是怎么划分的。老师也说不清楚,和同学结合中学生物课及生理科先进知识,及启蒙期的性学理论实践各方面知识,仍然没搞出个所以然来。 当时根据易经阴阳等等分类,试图去了解欧语的阴阳。最大胆的一个假设就是认定,磁带是阳,录音机是阴。依次类推很久,终于沮丧地发现根本行不通。 后来偶然看意大利语一本语法才恍然大悟。名词的性,就是不同元音结尾的词。 和自然的性完全不同。 大体意大利语 a结尾词都是阴性,o结尾词都是阳性。这是当年希腊拉丁语的特征,后来的西欧蛮族武力征服帝国,精神完败罗马。语言方面也一直是囫囵吞枣全盘西化。直到后来民族意识觉醒才断然废除一些莫名其妙的拉丁语法。以英语极为彻底,法语残存了部分,德语则一直有古老的格,东方斯拉夫语和俄语简直就是语言考古的活化石。 翻译到中文来,早年的老学究可害死人。阴而阳之的名称倒是好听,可让人就想高了。还不如老老实实说第一组名词,第二组名词或者a式名词,O式名词。要说英语革命的彻底,法语半留不留,基本上E式动词都是阴性的,其他动词都是阳性的。 LE, LA.冠词上倒是一清二楚,但和名词结尾不太配合得上了。 |
本帖最后由 含雅韵琪娜 于 2009-9-16 13:42 编辑
3名词篇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名词,指尽了天地万物。圣经说上帝创世,人类给万物起名。甚至上帝的名字都是在人类的穷追不舍的提问下被迫交待的,我是我所是也。可见命名,是人类语言的起始。在汉字六书中,名词应该相当于形字,有形的东西容易描绘出来。意字事字,就相当于动词和其他非实体词了。 希腊人早期也只是划分了名词动词两大组,后来又分出介词连词等等。为什么说两大组呢?因为名词还有冠词,形容词和代词等跟班,形成名词家族。动词则有副词自成另一个大家族。 名词就是万事万物的一个代号,所以代词跟进来也很自然。代词,你我她,这个那个,应该算是人类的基本语言。了解其他事物的规律是以已知寓不知。这是什么,他是谁?是积累语言获得知识的基本手段。所以先秦学者特别重视名词,有所谓正名实的运动。和希腊重视动词的语言不同,中国的辨士以名家位号,著名于世。 名家提起一个,惠子大家都知道。这位老兄和庄子大哥一起去玩。庄子看见鱼在水里游,就感叹鱼真的很快了。要是正常人,肯定会顺着话茬儿说,不错,如鱼得水嘛。鱼没了水还不是渴死了。听说您老兄来的路上和一条渴鱼聊天来着。结果怎么样了? 庄子说,咳,相忘于江湖。都成了集市上的腌鱼了。 可是不,名家说话偏偏可你拗这劲。惠子反问庄子,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结果俩人就都上气了,车轱辘话来回转了仨圈,庄子一看没完没了了,就厉声说,我在濠上知道的。那意思是说,鱼在水里快乐,我在岸上快乐,你要不信,我把你推下去洗个澡,你就知道了。 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玩政治的,所以特别重视名号。凡事有了个号,就好办了。你要是叫狗剩,重八,啥也不是。换个儿名字叫朱元璋,明太祖,那就气派了。中国人特别讲究这个名字,有了名字还得有字,有号。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多气派,一听就是能三分天下的主。日本人松下山口野尻鬼田的,望之不雅,始终服不了中国人心。打下了半个中国最后那里来的回哪里去了。 对比名家,后来的佛家玩的就偏向动词了。两晋间,打倒孔家店差点成功,流行玄学,喜谈有无。这节骨眼上,佛教插了一嘴进来,因为佛教善谈空有。空既色,色既是空。但是佛教之说最善玩得还是动静说。所谓日历周天,风过山岗而不动。这个放动词组讲好了。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名家,叫做赵高。人家牵出一头鹿来,说这是马,结果所有人都赞同。大秦国有那么三位高人,一位是商鞅百金移木,一位是吕不韦千金一字,再有就是这位赵高指鹿为马。从语言学上来说,赵高对鹿的定义,完全证明了荀子 关于语言是约定成俗的看法。如果再发挥发挥,也许能提升到卢梭契约论的高度,中国大概能提前两千年进入启蒙时代,远远甩下西方。就算是这样,也已经不亚于公孙龙前辈的白马论了。 除了墨子等几个人和名家较真儿,非得说鹿就是鹿,并且埋头语言学之外。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不去钻这个牛角尖。混乱名实的大部分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有真糊涂的看不清楚事的,少。法国大革命,饥民情愿,要面包。法后安东玛奈特就说了,他们为什么不吃肉? 欧洲贵族世代近亲结婚恶果匪浅。 故此中国的哲学家转向解决人心的善恶的问题,循名责实的方法被称为术道,不管大用。实际上,欧洲经历了两千年,独自走了另一条路,希腊名学相当发达与印度的因明学并称,且近代独领风骚。 中国则快把名家遗忘了。但是两家逻辑发达,语言学大国都衰落不堪,相继进入宗教黑暗时代,唯独中国一直在启蒙状态中,乃世上强大文明。 |
名词的性与其结尾元音无任何必然联系。
意大利语中以-a结尾的名词也不全是阴性的,比如,il monarca,il collega,便是例外。 至于“翻译到中文来,早年的老学究可害死人。阴而阳之的名称倒是好听,可让人就想高了。还不如老老实实说第一组名词,第二组名词或者a式名词,O式名词。要说英语革命的彻底,法语半留不留,基本上E式动词都是阴性的,其他动词都是阳性的。 LE, LA.冠词上倒是一清二楚,但和名词结尾不太配合得上了。”这一段,名词阴阳之分(部分语言还有中性)本来就是西方范畴,与老学究没半点干系。我们不过是照搬了西方的语法体系。还有,动词似乎并没有性;至于“E式动词”就更不知所云为何物了。 |
|
|
感觉楼主学法有问题,有些东西没深究反而想当然。劝楼主往深里学学。。
基本上这贴子没看懂。但关于名词阴阳性的说法。。本来法语就有阴阳性名词术语之分,这个可不是国内老学究的翻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