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認同(書稿節選) 阅读:3322回复:1
在一個語言體系內部,語感決定近似語言現象的分合。永康話“松樹”song11h-cy45h和“諷刺”fong11-tshii45兩詞的調值完全相同,語感卻不同,區別在於前者帶濁流,後者不帶濁流,在永康人耳中屬於不同的調類,故本書用不同調號標示(song2h-cy3h’,fong2’-tshii3),這是分的例子。“冰糖”ming44-tang433h和“白糖”pai33h-tang33h中的“糖”字實際調值不同,在語感中卻同是陽平調,前者起首祗是前字調值的一個延伸,故本書用同一個調號標示(ming1-tang1h,pai1h-tang1h),這是合的例子。
如果語感涉及的範圍超出某個具體的語言體系,進入不同的方言或方言層次,那麼我們將要面對的是語言認同的問題。語言認同,也就是不同語言體系使用者之間的親疏感,涉及整個語言體系,包括語音、詞彙、句法等。筆者認為語言認同是劃分語言、大方言、方言片及方言的一條最重要的參考標準。決定語言認同的因素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是語音、詞彙、語法。以下對其分別加以討論。 語音認同 1.聲調認同 人在接觸一種語言時,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語調,在漢語中就是聲調。音素、音位需要分析,聲調卻是一種直觀的體驗。所以,在語音認同上,聲調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泰語和永康話屬於不同的語言,聲調的調值卻意外地相似,初聞泰語的永康人儘管無法理解其含義,卻能體會到一種強烈的“親近感”。相反,杭州話和永康話同為吳語,聲調調值卻大不相同,造成兩種語言使用者心理上的隔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很多方言間單字本調的調值不同,連讀變調卻驚人地相似。如閩南話陽平單字調35,前字連讀為22,與永康話陽平33h在語感上相同。又如常山話“城”單字調242h,衢州“城裏話”單字調211h,永康話單字調33h,在“城牆”一詞中三種方言卻一概讀為11h。這種巧合是否暗示著某種古代語音現象的遺留?是不是對古代共同母語在某種形式上追憶? 在永康話內部,不同地域變體的聲韻體系各不相同(音位體系卻完全相同),如“蟲”在古山讀tsong1h,在派溪讀tcjong1h,“鴨”在古山讀a3,在花街讀ua3,“我”在古山讀nguo2h或ngwea2h,在西溪讀nga2h或ngang2h,“渠”在古山讀kee1h,在橋下讀keau1h,“好”在古山讀hau2,在西溪讀ho2,但是,各地聲調系統卻幾乎完全相同,不僅單字調相同,連讀變調也不存在太大差異。所以,各地均稱自己的方音為永康話,相互間視同一個體系。試看下面一句話的語音對比: 渠和渠相爭,我去勸渠,渠還講我打渠。 橋下: keau33h-ha45-keau33h-cjang33-tsai44, nga11h-kheau33-khyoe45-keau33h, keau1h-hgwa33h-kang33-nga411h-nai33-keau33h. 古山: kee33h-ha45-kee33h-cjang33-tsai44, nguo11h-khee33-khyoe45-kee33h, kee1h-hgwa33h-kang33-nguo411h-nai33-kee33h. 永康西面的武義及東面的磐安在聲韻系統上與永康話的差異並不比永康話內部差異更大,聲調調值也大致相同,與永康話的認同感較強,卻終究無法視作同一方言,主要還是因為在永康話聲調中至關重要的濁流在兩地方言中均被弱化,語感上的聲調體系實已存在差異。 需要指出的是,老派永康話和青年人口中尖團不分的永康話之間聲韻差異其實相當大,卻仍相互認同,日常交流幾乎可以正常進行,這主要還應歸因於共同的聲調體系。 2.聲韻認同 聲韻的穩定性往往不如聲調。在永康話內部,pua這樣的音節不符合古山音規範,在花街、古麗等西部變體中卻是正常音節(如“拔”),tcju在古山音中也很拗口,在派溪等地卻是正常音節(如“粥”),在西溪、橋下、四路等東端變體中複元音存在單化傾向(如au讀為o)。這些聲韻差異都為方言變體的劃分提供了依據,往往比詞彙依據更符合語言事實(因為詞彙可以在地區間自由流動)。 曹志耕先生在《南部吳語語音研究》中建議將原歸處衢片的衢州、龍遊一帶方言劃入相鄰的婺州片,合稱“金衢片”,理由是這些地區在地理上同處於金衢盆地,語言屬於漸變式過渡。其實,筆者認為根據地理分佈劃分方言片(或小片)是最無奈的選擇,而且,今日婺州片特點較為集中的永康話恰恰不處於金衢盆地內。如果我們比較永康、衢州(衢州的方言現狀十分複雜,語言島密布,大體上不存在優勢方言,此處只研究衢州境內具南部吳語特徵的諸方言,暫稱其為“衢州吳語”)、常山(常山縣約半數人講“常山腔”,常山話是處衢片西北小片特徵的集中代表)三地方言的聲韻,不難發現衢州吳語更接近常山話,主要理由如: 1)鼻化元音韻母。常山話韻母體系中的鼻化韻是一個典型特徵,古“鹹”、“山”兩攝字在現代吳語中多為開音節,在常山話中以鼻化元音的形式得到保存,類似閩南話白讀音。另外,在其他吳語方言中以陽聲韻形式存在的韻母在常山話中也有讀作鼻化韻的,如“蟲”tã242h。這一特徵在衢州吳語中普遍存在(如“城裏話”、周家話),甚至表現得比常山話還顯著。衢州“城裏話”45個韻母(包括零韻母和短音入聲韻)中共有7個鼻化韻,只有3個陽聲韻(ong、iong和ang),和常山話類似(常山話51個韻母中鼻化韻11個,陽聲韻3個),不同於永康話(永康話37個韻母中陽聲韻10個,不存在鼻化韻)。不計8個入聲韻,衢州話有韻母37個,則衢州話的鼻化韻和陽聲韻在數量上正好和永康話的陽聲韻互補,均為10個。不計13個入聲韻,常山話有韻母38個,鼻化韻和陽聲韻共14個。可以看出衢州話處於從永康話到常山話的中間地位,祗是和永康話不具鼻化韻相比,更具處衢片特點。 2)普遍存在古聲母。永康話和常山話白讀字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聲母的古讀,如“鼠”(永康音tchi335,常山音tchie53)、“厚”(永康音keau113h,常山音ku113h)。兩字在閩南話、衢州吳語中也讀相同或類似的聲母。但是,這類聲母古讀字在常山話中明顯較永康話多,可以說,在永康話中是零星保留,在常山話中卻是相當普遍,這也是常山話近似閩語的一個特徵。衢州吳語中的這類聲母古讀字同樣很普遍,不亞於常山話,如“蟲”(永康話tsong33h,常山話tã242h,衢州周家話tong113h)、“豬”(永康話tci44,常山話ta44,周家話tuo44)、“腹”(永康話uo33,常山話pea5,周家話pea5)。 3)零韻母字的讀音。在永康話中,零韻母字通常只有n(爾)和ng(五)兩種,m是n的變體(如“呣媽”本應讀n1-ma3),“無”白讀n1h。常山話零韻母字有m(無)和n(爾)兩種形式,“無”白讀m2,類似閩南話。衢州吳語同樣把“無”讀成m1h,接近常山話,零韻母字有m(無)和n(爾)兩種。 以上是衢州吳語和常山話在聲韻上最直觀的幾個共同點,也是永康話缺少或不具備的特徵。從中不難歸納出衢州吳語的處衢片屬性。另外,衢州吳語內部的聲韻還存在相當的共同點,如存在介於北方話翹舌音和莆田話清通音之間的擦音、塞擦音(“城裏話”和周家話都把“十”讀成這種音,類似的現象也見於無錫話),使衢州吳語(儘管無法認同為一種方言)在屬於處衢片的同時又有別於其他處衢方言。 詞彙認同 詞彙認同建立在語音認同之上,祗有語音上具有相當的共通性,一個語詞才能被認同,例如,“魚”在德語中為Fisch,英語中為fish,意大利語中為pesce,拉丁語中為piscis,雖然四個詞同出一源(f和p可互相轉換,比較常山話“腹”pea5和普通話fu51),但顯然德語和英語更具認同感,意大利語和拉丁語關係更密切。 在漢語詞彙認同中,虛詞、代詞及附加成分(前後綴)起決定性作用。代詞方面,如南部吳語第三人稱單數代詞多為“渠”,北部多為k聲母脫落後的“伊”,南部吳語第二人稱單數代詞多為“爾”,北部多為“你”或“儂”;附加成分方面,如浙江吳語多有用小稱詞尾“兒”的(如杭州話、溫州話),江蘇(包括上海)吳語卻基本不用,相反,江蘇吳語多用後綴“子”(如“鞋子”、“學生子”),南部吳語卻更傾向於不加後綴(如“鞋”、“學生”);虛詞方面,如同屬婺州片的永康話和浦江話都用副詞“朝(總算,到底)”,常山話和衢州吳語謂詞完成體都用語氣詞“唄”,試比較“我喫過了”在下列四種方音中的說法: 常山話:吾喫過唄。 Nga113h-tchjea5-tcye33-pe21. 周家話:吾食過唄。 Nga24h-hgie21h-kuo45-pea21. 古山音:我食過罷。 Nguo113h-seai11h-kua45-nia113h. 西溪音:吾食過罷。 Nga113h-seai11h-kua45-pia113h. 四種音大體處於同一緯度,從常山、周家到古山、西溪為自西向東。常山和周家音最具認同感,西溪音的“罷”和兩者的“唄”同源,處於其間的古山音nia2h應該是“罷”的變體,因為nia2h還可讀為“買(mia2h)”,演變歷程為pia2h>mia2h>nia2h,只是在現代永康話中nia2h佔主導,並母“罷”只限於東端變體。同樣有趣的是,永康話東端變體與西面的常山話、衢州吳語雖然間隔婺州片方言,卻具有更多共同點,如例句中“吾”都是nga2h。 實詞的詞彙量較大,可變性較強,在語言認同中作用較弱。老派永康話中的很多動詞、形容詞、名詞在青年人口中事實上已經消失,卻並未造成兩代人語言上太大的隔閡。在方言分片上,特徵實詞祗應用作一定程度上的參考。 語法認同 在語言學中,語法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課題,在語言使用者之間的語言認同上卻是最受忽視的一個要素。例如,按照永康話語法,應該說“飯我食過罷”,普通話則說“我喫過飯了”,那麼,祗要用永康話的聲調,永康話的音韻,永康話的詞彙說“我食過飯罷”,永康人也會認為你講得一口純正的永康話。相反,只要你在“飯”、“我”、“食”、“罷”上不帶濁流或用“喫”代替“食”,即便語法完全正確,永康人也不會認同你的話語。 |
|
最新喜欢:跨境电商运营...
|
學習了。去過樓主空間,同樣學到很多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