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語言如何處理對話內容? 阅读:8173回复:11
我所指的對話內容指的就是轉述別人說過的話。
比如說:小明跟我說:"OOO"。 對於漢語來說,把OOO當成受詞來看待沒有甚麼問題,語法上直接把一串"聲音文字"當作名詞放在動詞後面,再由聽話者去重新建構哪個腳色在甚麼語境下說出了這串"聲音文字"的語意。印歐語大體上來說也是這種處理方式。 而滿語則是透過動詞sembi來指出轉述的"聲音文字"。 例如:Siyooming minde "OOO" seme henduhe.從語法上來看,滿語是把OOO當成擬聲詞來處理,而蒙語使用gexü。擬聲詞總體來看也是一種副詞,所以滿蒙語語法上是以副詞來處理轉述的話語。 不過我看一些哈薩克語例句好像沒有對應的動詞,直接把"聲音文字"放在動詞前面,這是不是受俄語的影響? 芬蘭語跟匈牙利語是不是也受印歐語影響而直接以名詞的方式來處理? [dekdentei于2020-06-23 23:51编辑了帖子]
|
|
|
我觉得楼主说的这个就是直接引语的标记,比如韩语中直接引语可以用라고引出,类似地,日语中可以用と引出:
소명이 나한테 "OOO"라고 했다. 小明は 私に 「OOO」と 言った。 在印欧语中感觉这类引语标记比较少,但是在一些用法中也可以找到例子。比如在美国英语中被滥用的like很多时候的功能其实就是引语标记: Xiaoming was like, "OOO". 当然这个句法结构还没演化到可以兼容间接宾语的地步,但是可以看出这里的was like它的作用就是引出后面小明说的一段话。 至于楼主说的俄语芬兰语和匈牙利语,貌似也都是不用引语标记的。 |
|
大学里修语言学的时候有学过德语有专门用作转述的变位,叫Konjunktiv 1. 查了一下,叫“第一虚拟式”,讲在新闻里引用一个人说话时会用。不过我不懂德语所以也解释不太清楚
|
Fredrik_Chang:大学里修语言学的时候有学过德语有专门用作转述的变位,叫Konjunktiv 1. 查了一下,叫“第一虚拟式”,讲在新闻里引用一个人说话时会用。不过我不懂德语所以也解释不太清楚回到原帖Konjunktiv是以連接詞帶出嗎? 我覺得這個跟英語的that......應該是類似的概念,不過我也不懂德語,沒法肯定。 |
|
|
从句法学 (Syntax) 角度来讲,像 "说,告诉” 等双及物动词 (ditransitive verbs) 可与两个名词短 语 (noun phrase) 关联,它们分别是间接宾语 (indirect object) 与直接宾语 (direct object)。 例:“我告诉他一个故事”,此处“告诉”的间接宾语是“他”,直接宾语是“一个故事”。 所有语言都有补语 (complementizer phrase),且补语可作为主语和宾语在句中使用,一部分语言有单独的用于引导补语的补语词 (complementizer),一部分语言没有补语词,且部分语言的补语词在口语中可省略。 例:“我告诉他我昨天没回家“,此处“告诉”的间接宾语依旧是“他”,但直接宾语为补语句 [我昨天没回 家]。 在大部分印欧语言甚至闪米特语言中,这样的补语一般由补语词来引导,既英语 that,法语 que,俄语 что,波斯语 ke,印地语 ki,阿拉伯语 أَنَّ anna / إِنَّ inna 等等。(注:中文无补语词) 以下是补语作为宾语使用的例子(红色为间接宾语,蓝色为补语词,[ ] 为补语): 英语:I told him [that I didn't go home yesterday]. 俄语:Я сказал ему, [что я вчера не пошёл домой]. 波斯语:Man be u goftam [ke diruz be xâne naraftam]. 印地语:Maiṁne usse kahā [ki maiṁ kal ghar nahiṁ gayā]. 阿拉伯语:Qaltu lahu [inni lam aḏhab ilā l-bayti amsi]. 中文:我告诉他 [我昨天没回家]。 补语作为主语使用的例子: 英语:[That I didn't go home yesterday] disappointed him. 俄语:[То, что я не пошёл домой вчера], разочаровало его. 中文:[我昨天没回家] 使他失望了。 至于其他和印欧诸语句法差异较大的语言,例如题主所举的满语等 SOV语序左分支 (left-branching) 的语言,它们则通常是把补语名词化来使用,且名词化的补语依旧可作为主语和宾语在句中使用。当然,部分这些语言也发展出了补语词来引出他者的直接引述,例如:日语 と, 韩语 고/라고,中亚突厥诸语 dep (土耳其语为 diye) 等等。我个人认为日语和韩语使用补语词较多,突厥诸语补语词在直接引述时一般可省略,且突厥诸语倾向于把补语名词化来间接转述。 注:补语词为红色,动词词根后的名词化形式为蓝色 日语:彼は「私は東京に行くんだ」と言った。 韩语:그는 "나는 도쿄에 갈거야" 라고 말했다. 蒙古语: Тэр "Би Токио руу явна" гэж хэлсэн. 维吾尔语:U: «Men Tokyogha barimen» dep dédi. 对比 U Tokyogha baridighanliqini dédi. 哈萨克语:Ол: «Мен Токиоға барамын» деп деді. 对比 Ол Токиоға баратынын деді. 土耳其语:O: “Ben Tokyo’ya gideceğim” diye dedi. 对比 O Tokyo'ya gideceğini dedi. 中文:他说:“我要去东京。” vs 他说他要去东京。 突厥诸语的 dep / diye 源于动词 de- “说” 的副动词 (converb) 形式,蒙古语似乎也使用与突厥语相对应的动词 гэх “说” 的副动词形式 гэж 作为补语词,这应该与题主所提到的满语的例子相似。一部分语言的补语词一般是由动词 “说” 演变而来的。 以下是补语名词化后作为主语在日语,韩语及突厥诸语中的使用例句(注:动词词根后的名词化形式为蓝色,补语词为红色): 日语:[昨日私が英語を学んだことは] 彼を幸せにした。 韩语:[어제 내가 영어를 배운 것은] 그를 행복하게했다. 维吾尔语:[Tünügün ingiliz tilini ögenginim] uni xushal qildi. 哈萨克语:[Кеше ағылшын тілін үйренгенім] оны бақытты етті. 土耳其语:[Dün İngilizce dilini öğrendiğim] onu mutlu etti. 英语:[That I learned English yesterday] made him happy. 中文:[我昨天学英语] 使他高兴了。 [SPUERLYOKO于2020-06-26 11:28编辑了帖子]
|
SPUERLYOKO:从句法学 (Syntax) 角度来讲,像 "说,告诉” 等双及物动词 (ditransitive verbs) 可与两个名词短 语 (noun phrase) 关联,它们分别是间接宾语 (indirect object) 与直接宾语 ...回到原帖這個這麼詳細,真是太感謝了。 |
|
|
|
dekdentei:從這點來看,第一虛擬式是一種表達推斷的非親驗語氣?并不是推断,因为直陈式也可以接间接引语,用第一虚拟有‘客观’意味(按之前我自己的表达就是立场是我,一个可能犯错的人,听到;而不是一种带更强硬浓烈意味的,我,一个类似事件或者自然界审判官,听到),因为其他情况区分于英语的虚拟语气助词的效果,第一虚拟表示强烈或者很可能实现的愿望,第二虚拟则偏于不可能。在间接引语情形下我是按‘很可能是事实’这样理解,再加上区别于直陈式的间接引语句子,第一虚拟含有强调客观陈述,而对主体是否赞同引语内容观点并不表态的意味。在演讲中的运用可能更明显的容易感受到这一点。 例句的话建议找个演讲类的或者上面提到的新闻类的多语文本对照一下,特别是严谨一点的题材场合。作为业余自学的,手头时间资料都不太方便,所以还请自行查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