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966回复:0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自恋
方壶斋
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小论文,可是我没有引经据典的耐心,只能随便谈谈。 学语言也是学文化,这在外语教学界已经是广泛接受的思想,但是问题是什么是应该教给学生的文化。 很多外语教材,附加很多语言国的背景资料,以为这就是教文化了。这实际上不是从文化的角度教语言, 而只是在语言课以外, 附加上了国情或者概况课,将两者合而为一。 其实与其这样,不如另开辟概况课,因为那样讲得更细一些。 如果要真正地用文化的路子教语言, 就必须用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 语用学的理论指导,找出语言在社会文化中的应用规律,用有效的办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在使用他们所学的语言时,其对语言项目的选用,能够非常接近母语使用者, 即用得恰到好处。 对母语使用者的话语,也能在行动上和感情上作出非常合适的反应。这无疑是一个很高的标准。 在语言结构的层面,用文化的而不是用传统语法的路子教结构,就必须能够让学生了解某一特定的语法结构的使用契机是什么。比如汉语的把字句, 在结构上对外国学生来说已经是一个难点,在应用的场合和频次上则更是难以说清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到能产生对把字句的正确心理反应,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在这里要谈的文化,都和上述两者没什么关系。我要谈的,是在教语言的时候,还应该附带介绍哪些历史,文学,艺术方面的东西。中国的历史可谓久矣,连中国的学生也是有取舍地在学统编教材规定的内容,没有时间广泛涉猎。中国的文学可谓广矣,不是文学专业的中国学生也只是了解一些皮毛。中国的艺术可谓繁矣,各种风格,流派不一而足, 连中国的习艺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无疑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介绍历史,文学,艺术的时候,许多因素起着作用, 影响着老师对内容的取舍。撇开政治因素不谈, 决定老师取舍的, 往往有老师本身的文化教育背景, 或者说他的文化养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 即老师根据他本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偏好决定应该向学生介绍什么文化内容的课文和课外活动, 而老师本人的这种偏好又是取决于他的文化养成,而一个人的文化养成, 又是由他所成长的那个社会环境决定的, 而社会环境则很大程度上受到统治那个社会的利益集团制约。 所以老师个人的选择, 往往不是那么个人的, 往往反映着他所来自的那个社会的选择。 我们看一看坊间的对外汉语课本, 就不难看出这种社会选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举例来说, 我用过的教材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 当然是翻译成现代汉语了。 这个故事在中国是任何读完了中学的人都了解的。 在中国的语文课本里是一篇经典。 对外汉语的老师出于对这篇故事在中国语言文化中的地位考虑, 把它简化一下作为对外汉语教材使用, 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我是教美国学生的), 由于那篇故事提到牛的五脏六腑,学生的反应不是学到了故事的哲理, 而是觉得太恶心。又比如一篇讲扁鹊的故事, 提到他给一个妇女开刀, 取出来一个死胎, 也让学生大倒胃口。 在国外常常看到中央电视台上的一些年节综艺节目中, 有外国人亮相, 说相声, 唱京剧, 但是很少看见外国人在台上表演地方戏剧的。 这是不是也反映了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 北京的学校有一种文化自恋, 同时借着北京的政治优势, 形成一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习的霸权话语? |
|
最新喜欢:跨境电商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