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593回复:0

汉语热不等于“软实力”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4-07 20:26
来源:文汇报
    ●我们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过多地偏重了语言尤其是发音的训练,但语言这一思维的外壳本身之所以能够传播,关键还是有文化底蕴的魅力作支撑。离开了文化魅力这块基石,语言的力量辐射未必能够像经济要素的流动那样深远

    ●中国每年有60万人去韩国旅行,凭着韩流电视剧的印象,他们大多对韩国文化怀有美好的憧憬,其中,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说韩语,如此鲜明的对比不难说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影响还远远不够

    ●只有中国文化“软影响”的格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汉语热才意味着汉语真正赢得了充分的国际化地位,从而具有绵绵不绝的生命力和对国家利益的创造力

    汉语的复兴及其国际化,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文化事实。这一事实,代表着一种基本的趋势:那就是中国和平崛起和世界多元文化潮的出现,正在为全球所接受。

     而可以见证这一基本趋势的最近一个经典案例莫过于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汉语大会,从各个角度看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值得强调的是,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 600名中外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题为“世界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这是中国首次召开的以汉语为主题的盛会,也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近 30年来,汉语热在全球逐渐兴起后一个水到渠成的盛典。

     在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上,有海外学者指出:正是中国的崛起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凝聚并形成了这股前所未有的强劲的横扫世界各地的汉语热旋风。那么,这股汉语热旋风具体地表现在那些方面呢?有关统计表明:首先,汉语热体现在各国的中等与高等教育中。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 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 所。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在美国3000 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在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有100多所,150 多所中学开设汉语课,有13所大学的外语系开设了汉语专业,其中,5所大学设有硕士点,两所大学有博士点。在德国,去年将汉语纳入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在南非,其最大的电视公司已开始向全国播放汉语教学节目。据统计,全球100个国家有超过2500 余所大学在教授汉语,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3000 万。

     其次,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考试,目前已经形成包括基础、初中等、高等等系列考试,以全面满足对汉语测评的需求。截至今年6月,汉语水平考试在世界上37个国家设立了1 54个考点,已有40多万考生参加了这一考试,特别是近两三年来考生人数增幅较大,达到了40%。

     再次,随着全球更多的政界人士认识到改善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一些国家打算设立专项财政拨款并启动汉语教育项目。如不久前美国国会两位参议员发布了“美中文化交流促进议案”,该议案要求联邦政府在2006 年到2011 年的五个财政年度内拨出13亿美元,用于扩展和加强美中两国的文化交流,特别是美国的中文教育及与中国的初、中、高等教育留学生交换计划。此议案一经通过,美国教育机构不仅能获得更多的拨款,还将全面提升中文教育水平与地位。而且根据中美两国协议,美国将于2007 年启动AP中文项目,即在美国中学开设汉语和中国文化预修课程与考试,学习成绩将得到美国大学的承认。这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化教学开始进入美国国民教育主体学校了。此外,国内不断举行的留学生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大赛、世界大学生中华文化才艺展、摄影展等,可谓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那么,我们亲眼目睹的汉语热真的就等于汉语国际化了吗?回答是不充分的,很多汉学家也认为汉语国际化,仅仅依靠语言的功利性推广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有十个年头,也经常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即一个外国留学生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成年人,往往能操一口流利的汉语,但对中国的态度却是“零友好”,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还是“零了解”。出现这种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现象,说明我们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过多地偏重了语言尤其是发音的训练,但语言这一思维的外壳本身之所以能够传播,关键还是有文化底蕴的魅力作支撑。离开了文化魅力这块基石,语言的力量辐射未必能够像经济要素的流动那样深远。我们都知道,日本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两倍多,但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要超过学日语者,汉语还是联合国的5大工作语言之一,其背后的关键就是我们的文化底蕴。

     现在的问题是,要真正实现汉语的国际化,光靠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底蕴还是缺少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反证是,中国每年有60万人去韩国旅行,凭着韩流电视剧的印象,他们大多对韩国文化怀有美好的憧憬,其中,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说韩语,如此鲜明的对比不难说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影响还远远不够。

     为此,我们还应该在扩大中国文化的“软影响”方面付出积极的努力。最近一个可喜的行动计划已经展开,那就是国家汉办在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周边的主要城市已经开始设立孔子学院。其中,第一家孔子学院于2004 年11月在汉城开张,至今已有26所孔子学院落地,包括在经济发达的德国和瑞典都以孔子学院为延续汉语热的文化基地,而下一所孔子学院将于2005 年9月在与中华文化有相当交流的美国城市芝加哥举行落成典礼。笔者相信,孔子学院的诞生,对于新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将使官方的文化交流计划、民间的文化互动、师资力量的投放和培训、新型文化表现方式的运用以及文化传播经费的落实,都上升到了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层次。这不仅是我国综合国力继续增强的标志,更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影响”的有效抓手。也只有中国文化“软影响”的格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汉语热才意味着汉语真正赢得了充分的国际化地位,从而具有绵绵不绝的生命力和对国家利益的创造力。(作者:要英/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最新喜欢:

跨境电商运营iMjmJ.Com跨境电商运营...
其实在声同,除了找资料以外,还可以交交朋友。欢迎光临声同网
rar分段压缩方法请点这里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