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717回复:0

语言对比分析、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4-07 20:34
一、语言对比分析与中介语理论

郑 圣 宪

1。对比分析是应用性的对比研究,特指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即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来预测哪些语言现象会在外语学习中对学生造成困难,困难的程度如何;对学生已经出现的理论加以分析和解释。因此,它是以一种语言对比分析为基础的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这种理论是60年代以前在欧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理论认为,外语学习是从一种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转移的过程。当时人们认为,只要知道了母语和目的语的异同,就可以预测出在目的语的学习中出现什么偏误,而一旦产生偏误,也可以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作出分析和解释。

50年代末,乔姆斯基对语言心理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外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有了新的认识,行为主义心理学受到巨大冲击,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的对比分析,同样受到人们的怀疑。

人们发现并认为外语学习中的偏误并不能完全地、准确地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预测、解释和分析,尤其是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后来的统计资料也证明了这种怀疑是不无道理的。这样,到了60年代末,一种新的分析外语学习中的偏误理论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中介语理论。

2。中介语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外语教学中解释和分析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偏误的理论基础,60年代末70年代初被广泛地运用于外语教学。它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在语音、词语、语法和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但它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者学习程度的加深、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方面靠拢;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是动态的语言系统,即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使这种语言行为适合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由错误逐渐向正确方向转化。这语言系统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所以称之为“中介语”。

中介语研究表明,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是多方面的心理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来自母语的负迁移的干扰,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本民族或外民族文化因素的干扰,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不同等方面的影响,教师或教材对目的语言现象讲解有误,或训练得不充分,或训练方法不得当,这也是其中的原因。这些因素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交叉的。

3。对比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各有所长,并不能互相代替。对比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上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出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的规律,预测和解释学习者的难点与偏误。但是母语干扰只能预测和解释一部分偏误,许多偏误还需用中介语来解释。中介语理论主要是分析学习目的语所产生的偏误的原因以及纠正偏误的方法,并不否认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干扰作用,语言对比分析理论主要是预测和解释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困难,因此两者在对待偏误分析上是互为补充的。


二。语言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

70 年代以前,语言对比分析主要研究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所产生的错误,到70年代,错误分析研究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由于外语语言内部本身的复杂因素而引起的错误。它是建立在外语习得理论基础上的。这种理论认为,外语习得和母语习得过程一样,学习外语学生的粗误反映了他们对外语规则习得过程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和 70年代以前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要尽量避免错误的看法是不同的。在分析以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所犯错误不完全是母语干扰的问题,也不是对比分析完全能预测到的。错误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常犯的除了母语干扰的其他一些类型的错误,可以提供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实际所犯错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的实际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因而不会像对比分析那样碰到诸如语言的对应性和对比标准的问题。尽管错误分析可以找出一些与母语干扰无关的错误,但是并不能完全反映学习者在目的语的习得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在错误分析过程中,要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分类和解释,没有对比分析的帮助几乎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各有所长,并不能互相取代,可以互相补充,并统一在中介语研究的框架中对学习者习得目的语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分析学生学习汉语语音、词语、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错误,对汉语的语音、词语、语法和语用教学是有启发作用的。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所犯错误的地方,正是他们学习的难点,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并且能部分地反映汉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区别以及他们学习和习得汉语的情况。因此,学习者所犯语言错误引起教师的重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分析这些错误,在语言学、心理学以及错误分析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一些规律性来更好地指导教学。

三。汉语中介语研究及其意义

80 年代初期,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中,首先倡导用中介语理论来分析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所产生的偏误当推鲁健骥。他的三篇有关论文《中介语理论语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就是以中介语理论来分析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由于受母语的干扰而产生的语音、词语和语法的偏误的文章。这些文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作者运用中介语理论分析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所产生的偏误的思想、原则和方法。既有对中介语理论的阐述,又有对偏误的具体分析。这些原则和具体分析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语法和词语这三大内容的教学很有针对性,尤其是偏误分析更具有指导意义。

鲁健骥的三篇文章的意义不仅在于引进了中介语的理论,将中介语理论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而更具实用意义的还在于他指出了“偏误”是中介语和目的语规律之间的差距,并用这一原理进行一步分析了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语音、词语和语法所产生的偏误,分析得细致而又具体。

吕必松就汉语中介语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策略在《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谈到汉语中介语研究的意义时,他指出,开展这一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表现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对语言习得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也可以促使我们对教、学双方的有关因素进行比较。这几方面的任何研究成果都可以开阔语言研究、语言对比研究、文化对比研究以及偏误分析的视野,有助于语言学习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中介语研究可以成为联接语言研究、语言对比研究、文化对比研究、偏误分析、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纽带,使我们有可能把这几个方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介语研究。

孙德坤的《错误分析、中介语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一文,详述和评价了中介语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有关文章。他在《中介语理论与汉语习得研究》一文中介绍了Hatch关于中介语研究所提出的十个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客观地、准确地描写学习者的中介语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比较不同母语、不同年龄、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教学方式下习得某一特定目标语的中介语系统以及这种中介语同儿童把该目标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习得的中介语的差异。这种比较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



http://home.hanmir.com/~njukrst/njliuxue/danbonghui/14.htm

最新喜欢:

跨境电商运营iMjmJ.Com跨境电商运营...
其实在声同,除了找资料以外,还可以交交朋友。欢迎光临声同网
rar分段压缩方法请点这里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