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820回复: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摘要: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回顾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简要介绍了一些代表性成果,并指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的一些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汉语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 偏误分析 实证研究 特点 词汇习得是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共同关心的课题。词汇的习得伴随着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也是许多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之一。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研究发现, 词汇偏误比语法偏误更多更严重。有的研究者认为, 要做到简单、明白、流利地传达信息, 词汇准确比语法正确更加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词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开始对词汇习得进行大量的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是从词语的偏误分析开始的。 鲁健骥(1987)比较早地运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进行了描写,指出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词语偏误的几种情况:①目的语的词与母语的词之间意义上有交叉,而学习者往往简单地从自己的母语出发去理解和使用目的语的词,从而出现偏误;②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搭配关系不同,而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常常把母语中某个词与其它词的搭配关系套到目的语中的对应词上,学习者或者 “想当然”的套用,或者由于使用中不知道用哪个词搭配而“被迫”套用从而出现偏误;③两种语言中意义上有对应关系的词语,用法不同。学汉语的外国人往往把母语中词的用法加在汉语的词上,从而造成词语用法上的偏误;④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语,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场合等方面有差别。这些方面造成的偏误,常常使学习者说出的话不得体。这些偏误是属于词语语用方面的。作者还分析了造成偏误的原因,以上列举的四种情况都是由于学生缺乏语言学知识和学习外语的经验而造成的,也可看作是偏误产生的四种原因。除此以外,作者认为“教”的方面也是引起偏误的重要原因(“教”指课堂教学和教材两个方面),并指出讲解方面容易诱导偏误的几种情况:①简单化的或生硬的对应,在课堂教学和教材中对词语加英文释义时有简单化的倾向;②堆砌“对应词”:教材中在汉语词之后给出一连串虽有一定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等同的英文对应词;③释义繁琐:词语例解讲的繁琐而不得要领,让学生捉摸不透。作者还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和处理词语的一些具体办法:①要消除学生的对等词观念;②要重视汉英对比研究和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③处理词语时要注意教学的阶段性;④给对应词语时,应能限制词义;⑤要区别情况,分别处理。鲁文是一篇比较早地介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文章,此后,词汇偏误分析大为盛行,出现了一批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偏误分析的文章。 张永芳(1999)对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成语的偏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发生偏误的基本原因,即留学生并未完全掌握汉语成语的特点。作者从收集到的语料出发,归纳概括出了留学生成语偏误的类型:①对成语的语法意义不理解从而使用时出现语法错误。②对成语语义不理解或理解不确切而造成的偏误。③随意乱拆成语造成的偏误。作者从语义和语法的角度详细地分析了造成偏误的原因,并指出了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戴国华(2000)对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动词的常见偏误进行了描写。作者指出了几类常见动词偏误,如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误用、名词和动词的误用、动词和形容词的误用、离合动词的误用、动词多余、词义不明造成的误用,并分析了造成偏误的原因。 张若莹(2000)对中高级阶段学生词汇习得的偏误进行了分析。文章用例证说明了中高级阶段学生词汇习得的偏误类型,并指出偏误源自教学上的不足:教师没有说明某词在句中作何成分及作此成分的频度、限制条件等;没有对词语的语义特征进行说明,以突出和强调词语的意义范围;没有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造词法知识来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作者还指出了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胡英(2003)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使用汉语虚词(主要集中在副词、介词和连词三类)的偏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偏误的基本成因和偏误类型,如语序错误、忽视虚词的搭配条件、忽视虚词在句子结构中的语法意义和语义联系。最后作者阐明了虚词偏误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两点启发,认为学习者全面、系统地把握虚词的语法意义和使用规则是学好虚词的关键,关注虚词的语法意义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强化对虚词使用的正确认识是学好虚词的重要方面。 对单个词的习得研究集中在对助词“了”的习得过程的研究上。孙德坤(1993)通过对两名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习得现代汉语“了”的调查分析,试图揭示“了”的习得过程,并探讨影响习得过程的因素及习得过程的特点。赵立江(1996)采用个案研究与规模研究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调查分析考察了“了”的两种不同用法(用于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完成“了”和用于句尾、主要表示某事件或情况已经发生或实现的“了”),分析了影响“了”的习得过程的两种因素(语际干扰和语内干扰),并指出了其对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启示。 从以上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对词汇习得的研究既涉及到实词习得的偏误分析也涉及到虚词习得的偏误分析,既有初级阶段的词汇偏误分析又有中高级阶段的词汇偏误分析,既有词的习得的偏误分析又有语(成语)的习得的偏误分析,既有对词汇习得本身进行研究的,也有从宏观上探讨词汇习得与词汇教学关系的(如江新(1999)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词汇习得和词汇教学的问题,并阐明了其对目前的语言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启示)。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不再满足于经验式的总结,逐渐开始用科学的实证方法,通过采取实验设计来进行研究,这进一步促进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这种研究不仅丰富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而且也引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其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的成果,集中在关于汉语词的频率在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中的作用的探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以下几项: 1.周清海和梁荣基(1995)对新加坡小学生汉语学习中词的频率与词的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他们以新加坡7所小学的683名学习汉语的六年级学生为被试,根据汉语词在小学课本中出现的不同频率,要求学生对不同频率的词进行形、音辨认和听写,结果发现,词的形音辨认成绩和词的频率有密切关系,但是词的听写成绩与频率没有相关。可见,汉语学习中词频与词的学习效果之间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关系。 2.国内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的初步的实验研究。柳燕梅(2002)研究了双字词在教材生词表中出现的次数即“生词重现率”对欧美学生学习生词效果的影响。她要求8名学生(7名欧美学生、1名泰国学生)写出已学过的110个双字词的拼音,以拼音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指标。结果发现,出现3次的词的拼音成绩显著比出现2次的好,出现2次的词的成绩比出现1次的好。这项研究表明,词的出现次数对被试的词汇学习成绩有影响。这个结果表明,重现次数对被试的词汇成绩有影响, 重现率高的词比重现率低的成绩好。生词的出现次数虽然只有一次的差别,但词的学习结果却有很大不同, 也就是说, 在词汇学习中, 生词的每一次正式出现(在生词表中)都对学习者学习记忆生词产生影响, 生词的重现率越高, 学习记忆效果越好。这与英语的一些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与新加坡学者周清海等(1995)关于小学生汉语学习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由于参加实验的被试除一人外, 都是欧美国家的学生, 因此这个结果对其他欧美学生应该也适合。作者认为, 词汇的高重现率可以增加欧美学生对生词的熟悉度, 加强生词对他们的视觉、听觉上的刺激。欧美学生在学习词汇时需要的正是这一点, 对他们来说, 记忆生词非常难, 尤其是生词的形。欧美学生记忆汉语生词与我们记忆英语单词不同, 他们需要掌握义与形、义与音、形与音的三方面联系; 而我们只需要掌握义与形、音的一方面联系, 因为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拼写有必然的联系, 知其一相当于知其二。因此前者比后者的学习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尽管汉字具有很强的表意性, 7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 但是对于没有汉字基础的初级欧美学生来说, 声旁和形旁对他们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在他们掌握了一定量汉字的基础上, 他们才能利用声旁和形旁来为记忆汉字服务。这里,生词的形最为关键, 词汇的高重现率正可以使学生对生词的形更为熟悉, 所以对他们学习和掌握词汇更有意义。这是国内关于词的复现率对词学习效果影响的第一个试验。 3.江新(2004)研究了词的复现率和字的复现率在非汉字圈国家学生双字词学习中的作用。这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随机抽取非汉字圈国家的被试28人,他们全是以印欧语为母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初学者。作者采取纸笔测验的办法,对被试集体施测。她把从《汉语教程》1-33课的生词表中随机抽取的128个词(其中双字词62个)以随机顺序排列并打印在A4 纸上,要求被试写出每个生词的汉语拼音和意义,分别统计词的拼音成绩、意义成绩和音义皆知成绩。然后对拼音正确率、意义正确率和音义皆知正确率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当词的复现率为0-2次时,复现率效应在被试分析上都显著,在项目分析上也都显著,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出现1次词、出现2次词的成绩高于出现0次词的成绩,但出现1次和2次词的成绩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没有在课文中出现过的词的成绩不如出现过1次和2次的词;这表明词在课文中是否出现过,对词的学习效果有影响。当复现率为3次以上时,对拼音正确率、意义正确率和音义皆知正确率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复现率效应在被试分析上不显著,在项目分析上也不显著,即复现率低组与高组的成绩差异都不显著。以上是词的复现率对双字词学习的作用,作者还探讨了字的复现率对词语学习的作用。作者将实验所测的62个双字词,根据字的复现率的多少分为3组:复现率低组、中等组、高组。统计时从3组中各选择10个词,使3组词在词的复现率和字的笔画数上尽可能匹配。对3组词的复现率、字的笔画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词的复现率、字的复现率差异都不显著;对拼音正确率、意义正确率和音义正确率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都显示,字复现率的效应在被试分析上显著;多重比较结果都显示,字复现率中等组和高组的成绩好于字复现率低组的成绩,但字复现率中等组和高组的成绩差异不显著;字复现率的效应在项目分析上都不显著。也就是说,字复现率低组的成绩不如中等组和高组,但字复现率中等组和高组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从这个结果看,提高字的复现率能够促进词的学习,但当字的出现频率达到10次以上,复现率的提高并不能引起词学习成绩的显著提高。即词的成绩随字的复现率增加而提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作者的研究发现,词是否在课文中出现过影响双字词学习的效果,没在课文中出现过的词的学习效果远远不如出现过的好;双字词的学习也存在字频效应,当词频、字的笔画数得到控制时,双字词的学习效果随字的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对初学汉语的非汉字圈国家的学生来说,双字词在他们的记忆中可能采取分解表征的方式,因此字的频率影响复合词的学习,而且这种影响在频率低端比较大,随着字频的提高,字频率对双字词的影响变小。双字词的学习效果随字的频率而变化,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对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提高字的频率能够有效地促进双字词的学习,特别是在当字频率比较低时。作者还探讨了双字词学习的字词频效应对教学的启示。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选择字词、编写课文时要尽可能兼顾汉字的复现率和词的复现率;在编写初级汉语教材时,应当把字词的常用性、字和词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结合起来。尽管在语料的统计上只采用课文做语料,没有将双字词在生词表、练习和注释中出现过的次数统计在内;而且在自变量水平的设置上,词的复现率的三种水平0次、1次和2次差异不太明显,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该研究的重要意义。 另外,在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的研究中,还有两篇硕士论文值得重视。宋刚(2001)在《汉语名词习得中的中介词缀研究》中结合中介语语料与问卷测试对典型词缀搭配不当、构词成分缀化与近义构词成分类化等现象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与讨论,并尝试从词汇在心理词典中的贮存、提取与加工的机制方面对它们作出解释,为汉语名词习得尤其是词缀的习得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刘召兴(2001)通过对被试实施理解义项、产出义项、意义—形式的映射这三项测试,研究了汉语多义动词义项习得的发展过程,探讨了义项由理解向产出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理解义项的发展是否与产出义项的发展存在差异以及是否存在词汇门槛。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有些词的理解义项和产出义项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存在词汇门槛;有些词的义项理解和义项产出的差异在高年级消失,作者认为是词频在起重要作用。意义— 形式的映射测试的结果表明:学习者倾向于追求母语与目的语1:1的对应形式,作者认为这一习得机制是导致词汇门槛的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的相关成果的回顾,可以看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词汇习得的研究注重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相结合,这在词汇的偏误分析上表现最为明显,已发表的文章大多都在谈外国留学生汉语词汇习得时的偏误,并分析出现偏误的原因,试图为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寻找捷径,如鲁健骥的《外国人汉语词语偏误分析》一文就谈到了“教”(课堂教学和教材)的方面造成失误的情况,并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和处理词语的一些具体办法,直接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服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词汇习得毕竟不等于词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现在虽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但词汇教学仍然需要通过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需要兼顾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情况,因此研究词汇教学就不可能完全做到从学生的中介语系统出发;而词汇习得研究则从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出发,因此词汇习得的研究更接近学生的语言实际,这样的研究成果也更客观,更符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 二是研究成果较少。与国外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相比,特别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相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已见成果不多。就是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习得相比,词汇的习得也显得不足。这与词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极不相称的,也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不相称,因此我们应加大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的力度。 三是研究方法多是经验性的总结,实证性研究不多。八九十年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国留学生汉语词汇习得的偏误分析上,研究者多是对外汉语教师,他们的研究主要是从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谈自己是如何处理留学生词汇习得中的偏误,也就是经验性的总结。并不是经验不重要,但第二语言习得现象很复杂,有的偏误现象很难分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的即使找到了一些原因,我们也不好决定到底哪一种是主要原因,这些问题显然仅靠经验是不能解决的。因此我们需要求助于科学的实证性研究,采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留学生词汇习得中的问题。可惜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不多,所能见到的是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如以上介绍的江新、柳燕梅的文章),但是这代表了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国外第二语言习得早就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随着方法论的改进,相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会不断深入,会涌现出更多的成果,从而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注:本文只是从纯词汇的角度对已有的词汇习得研究成果进行叙述,因此从语法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本人才疏学浅,材料有限,若有所遗漏及所论失当者,敬请批评指正,谨以此文求教于大方之家。 参考文献: 戴国华2000日本留学生汉语动词常见偏误分析,《汉语学习》第6期。 戴曼纯2000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胡英2003第二语言学习者使用虚词的偏误分析,《语言与翻译》(汉文)第1期。 刘颂浩1999阅读课上的词汇训练,《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刘召兴2001汉语多义动词的义项习得过程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柳燕梅2002生词重现率对欧美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鲁健骥1987外国人汉语词语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江新1998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意义,《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江新2004词的复现率和字的复现率在非汉字圈国家学生双字词学习中的作用,该文是2004年11月在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尚未正式发表。 宋刚2001汉语名词习得中的中介词缀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孙德坤1993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王建勤200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讲义),尚未正式发表。 赵立江1996外国留学生使用“了”的情况调查与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入选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汇编》。 张若莹2000从中高级阶段学生词汇习得的偏误看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基本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增刊。 张永芳1999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周清海、梁荣基1995字词频率与语文学习成效的相关研究,《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http://www.blcuyjs.com/tougao/go.asp?id=31 |
|
最新喜欢:跨境电商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