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166回复:0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概说
引言
简略地说,对外汉语教学就是教外国人汉语。学好一门外语,是一个复杂的“教’,和“学”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研究教授外国人汉语规律的学科,它探讨怎样使学习者又快又好地掌握运用汉语的能力。 本文的任务是概略地说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框架和学科的现状,内容包括: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意义,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定位、研究对象、理论体系、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学科的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使用本族语的各国内部是这样,作为国际交流媒介的“外国语”也是这样。在当今这个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上,各种语言的使用范围,常常跟一个国家、民族的国际地位密切相关。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向世界推广自己的语言,以增进与其他国家的了解和各方面的交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作用,也在于此。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已经度过了40多个春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不断扩大,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等院校已经达到30。多所,1996年在校就读的外国学生达37000多人,专职教师在2000人以上。此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国外学汉语、使用汉语的人数也在激增。总数难以统计,下面是几个抽样数据: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在校生2000多人;澳大利亚把汉语列为第一外语;美国把汉语列入大学升学考核语种之一,90一95年学汉语的学生增加了36%;韩国近年每年仅在大陆学习汉语的各类学生就有近万人;日本有200所中学开设了中文课,从1997年开始,汉语作为大学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之一。 汉语日受国际社会的重视,依赖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反过来,汉语的推广又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增进我国与国际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例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建校34年来,已经培养出4万多名懂汉语的国际友人。他们之中已经有很多人活跃在国际交往中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①。毫无疑问,培养更多的真正了解中国的国际友人,对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必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来国内各高等院校学汉语的外国学生日益增多,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逐步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领域,成为我国教育走向世界的一条渠道。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无疑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教育在世界上的声誉。40年来,伴随事业的发展和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发展,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国际流行的学科名称为“第二语言教学,,②。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又可以称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又称“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出现于本世纪40年代,60年代进入发展时期。此后新的理论、方法层出不穷,经过半个多世纪,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发达的学科。世界上许多大学都设有第二语言教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便是一个证明。据统计,1986一1988年,美国有143所高校开设了l%个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TEs0L)的专业,其中博士专业18个,硕士专业120个,学士专业25个。目前在美国、法国、意大利、埃及等国家甚至都已经有大学设立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博士学位。 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③。在下文的讨论中,除特别说明外,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作为同义语使用。 我国学者明确地提出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始于1978年。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一边努力实践,总结经验,一边学习和吸取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使学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特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研究的内容则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的角度,要研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从‘教,的角度要研究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④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一个研究教学实践的学科。这种教学的对象(非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学习者不同于学习汉语的中国儿童,一般是成年的、受过高中或高中以上教育的外国人,已经有了完善的母语能力、本族文化的传统和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这些学习者又不同于我国中文系汉语专业的学生,就多数学习者来说,他们是把汉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汉语的运用能力,而不把汉语的语言学知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是汉语言,包括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语用规则和文化背景知识。朱德熙先生说“上课很多问题说不清楚,是因为基础研究不够。所以我觉得应该强调汉语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现代汉语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一个研究对象。 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规定了本学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人才规格的特殊性。 第一,本学科研究母语非汉语的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规律,这涉及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教育学规律、乃至社会学规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因此,其学科理论必然建立在多种学科理论的基础上,而不单独依赖于某一学科。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有着渊源关系。 第二,由于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的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方法也与其他相关学科不同。它需要进行语言研究,要对语言规律进行精密的研究、描写,但是是从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习得的角度进行的语言研究;它较多地使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也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教学规律,但这是跟语言规律相结合的调查、研究。 第三,上面的各种特殊性,规定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特殊的知识结构,包括:有较好的汉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懂得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和语言习得规律,有较好的外语能力,有较宽的中外文化知识,了解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等。 学科理论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一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⑥,是在多种学科理论 和研究成果的支撑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吸取各相关学科理论,形成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指导本学科的实践,并用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充实学科理论。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学科支撑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学科应用理论。 一、学科支撑理论 学科支撑理论是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赖以生长的相关、相邻学科的理论。 第二语言教学在教学和研究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的相关部分,与自己的发展和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下面一些学科的理论,可以看作本学科的支撑理论: l、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一直受着语言学理论的支配。听说教学法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而产生,认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但是正如皮特·科德所说:“理论语言学同语言教学的关系是间接的”。⑦另外,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也都各对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 2、心理学。实施语言教学和研究语言教学规律,需要研究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心理过程、策略,这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当前,认知心理学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备受重视,是语言习得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 3、教育学。语言教学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比如制定课堂教学原则、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计,教学评估等。在语言水平测试中,还必须要大量运用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4、其他。有人认为,第二语言教学对文化学、哲学和社会学也有所依据。⑧ 二、学科基础理论 学科基础理论是指导本学科教学和研究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是综合吸取学科支撑理论的相关部分,结合教学和研究的实践建立起来的。学科基础理论包括以下5部分: l、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这是本学科不断发展的传统学科理论。它建立在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回答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特点、教学原则、方法等问题。它至今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教”的指导理论。 2、语言习得理论。这是近二十年逐渐发展并流行起来的理论。它建立在现代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从语言学习者的立场出发,以学习者获得语言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外语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过程和在获得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及相关规律,以指导语言学习和教学活动。 3、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汉语言教学。如皮特·科德所说:“要想为语言教学过程制定出一个真正周密的方案,那就必须按照‘语言的,语言学术语来表达:列出语法结构表和词汇表,列出需要‘熟练掌握,的音素表和发音的其他特征的表格。’,⑨因此,对汉语言规律的了解和分析,是进行汉语教学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汉外语言对比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在教学和研究中也要用到外语研究的成果。 4、学科方法论。这是建立在综合各学科基础上的研究方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的规律是由语言规律、文化规律、语言习得规律和一般教育规律所共同决定的,是上述各种规律的综合反映10。因此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必然综合运用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如语言研究的方法(对学习内容的描写、对学习者错误类型的分析、中介语研究等)、心理学方法(研究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学习动机、态度、性格差异对语言学习和习得的影响等)、教育学的方法(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估、成绩测量等)。本学科的方法论体系不是各领域方法的拼凑,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以语言学方法为例:为了教学和研究语言习得规律,对外汉语教学也研究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但这是结合语言习得过程进行的研究。另一方面,语言学的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的特点。“在汉语本体研究方法上的突出特点是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汉外语的比较,从而找出学习的难点……这种从教学中发掘的研究课题,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研究的独特视角。其研究,不仅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也对现代汉语研究起了促进作用。’11 5、学科发展史。外语教学有25。。年的历史。经历了古典语言教学阶段(188。年以前)、现代语言教学萌芽阶段(188。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现代语言教学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70年代)、现代语言教学深入阶段(7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也经历了初创(50一60年代)、改进(60一70年代)、探索(70一80年代)和改革(80年代初以来)四个历史阶段。了解学科发展历史,权衡各阶段、各教学流派的得失,无疑对学科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会大有裨益。 三、学科应用理论 本学科应用理论是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上建立起来的直接指导学科教学实践的理论。第二语言教学是研究如何实施语言教学的学科。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重视教学实践的研究。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总体设计、教材设计编写、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语言测试等。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应用理论是学科理论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以下5方面: l、总体设计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就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互相衔接、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12 2、教材编写理论。教材编写理论是关于教材编写的原则、类型、过程、方法的理论。它探讨教材编写如何在教学总体设计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对象、学习目的、学习者水平、适用课程等选择和规定教学内容(包括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语用规则和文化背景知识)和素材,如何根据语言学习规律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项目(生词、语法、课文、练习等)及其顺序,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3、课堂教学理论。在学校语言教育中,课堂是帮助学习者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理论探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的规律,包括课堂教学的性质、目标,它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地位、教学内容的教授方法,课堂教学的原则、结构、程序、技巧等。 4、语言测试理论。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评价学习效果的作用,还有诊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激励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潜能等作用。语言测试理论涉及测试的功能、种类,测试标准的制定、考试设计、试题设计、考试实施、成绩统计,以及效度、等值等基本问题。 5、教学管理理论。根据教育规律、语言习得规律探讨适合语言教学的管理规律和体系。 学科教学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实施和研究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的学科。它存在的依据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体系的建设,也是学科的本体建设。这是本学科特点之一。 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最基本的内容。当前,本学科的教学体系存在于各高校以对外国人进行汉语言教育为目的的汉语言专业、现代汉语专业、汉语言文化专业和各种汉语短期教学、速成教学系统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专业中,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和课程,是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其他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属于其他学科研究的对象,但是其他课程也是该专业建设中与言语技能培养课程同样需要建设的课程。 学科的教学体系建设是在学科理论体系,特别是学科应用理论的直接指导下,依据教育规律和第二语言教学规律设计和建立的。本学科的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 一、教学类型。指教学的层次和种类。一般包括:汉语言专业的本科和硕士层次的学历教育中的汉语教学,为进入非汉语专业学习做语言准备的汉语预备教育,各不同语言水平的短期汉语教学和速成汉语教学;为不同职业需求设置的各种特别目的教学;汉语函授教学和广播电视教学等。 二、教学设计。指根据语言教学规律和教育规律,为同类型学习者制定的各不同教学层次、种类和职业的教学实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等。 三、教材建设。根据不同教学类型的需要,编写的各类教材,例如汉语言专业本科汉语言系列教材、短期汉语系列教材、速成汉语系列教材,特别目的汉语教材(如经贸汉语、新闻汉语等)。 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是语言教学最基本的实践。课堂教学建设包括: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制度、方法,具备实现教学手段的设备、条件,使教师掌握良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语言测试。测试的建设也是教学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测试一般包括学能测试、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三种。在教学体系建设中,注重于成绩测试,即应当建立各类成绩测试的原则、制度、题库、分析反馈手段等,保证各类教学具有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手段。 汉语水平考试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这里不做说明。 六、教学管理。健全各种教学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是语言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之一。在语言教学中,教学管理(甚至相关的生活管理)对教学和学习效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完善的教学体系应当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高质量的管理和良好的管理效果。 学科人才体系 一个学科发展和完善的最重要的保证是本学科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学科人才体系可以从人才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三方面来说明。 一、人才的知识结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人才,除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外,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知识结构。从总体上说,本学科人才需要有下面最基本的知识结构: l、有较好的语言理论基础、汉语言知识和技能,如普通话发音准确,能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有较好的汉字书写水平,有辨别、分析学生语言错误的能力等等。 2、‘懂得第二语言教学法和语言习得规律,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3、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其作用是:第一,获得习得外语的经验;第二,通过汉外对比启发教学;第三,具有在国外任教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4、有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包括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识等。 5、了解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即由语言研究、心理研究和教育研究综合而成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具备这种知识结构,是本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不是现有其他任何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所能什替的。 二、学科人才的结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人才可以分为三类,即教学型人才、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当然也可以有兼具两种或三种才能的人才。 l、教学型人才。作为教学学科,最基本的人才是教学型人才。但是我们所提倡的不是只能教书的人才,而是在教学某方面(如语音教学、词汇教学或口语教学、听力教学)的专家。他们不仅是这类教学的杰出实践者,同时又是这方面的理论权威。 2、研究型人才。跟其他学科一样,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也需要有一些专门从事或偏重于理论研究的人才。如教材编写理论研究、测试理论研究、语言习得研究等,以保证学科的高水平发展。 3、管理型人才。教学管理在语言教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管理型人才是具有本学科人才基本知识结构的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方面的专家。 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学科的人才需要培养。这需要相应的教育培养体系做保证。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和成熟度的标志。学科人才培养有三条途径: l、专门为培养本学科人才设立的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本学科人才知识结构的各类人才。目前有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学科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硕士专业和“现代汉语’,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硕士课程。今后应当进一步理顺学历教育体系,并设立本学科的博士专业。 2、教师培训。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其不断提高教学、研究和理论水平,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科发展。 3、新教师岗前培训。鉴于目前教师多为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坚持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一定时间的指导。 学科的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始于50年代初。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我国学者正式提出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建设,始于1978年,到今天,可以说“学科框架已初步形成’13这表现在: 一、有了较好的学科发展条件 一个学科存在的前提是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学科快速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发展对它有强烈的需求。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具备了这两个前提,所以在近20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学科的发展首先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类别齐全、数量充足、水平稳定的学生作为实验基地(如每年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为4000多人);丰富的本学科图书、资料及其计算机系统(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有本专业全国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馆,有先进的对外汉语教学文献资料检索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中介语语料库和汉语研究语料库);有自己的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华语出版社等);有自己的专业杂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主办的《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都属国家中文核心刊物);有自己的专业学会一一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建立于1983年,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建立于1987年,现已有38个国家的782名会员;14‘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大规模的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另外国内很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都具有比较充足的教学科研经费支持本学科的发展。 二、建立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特别是理论框架的核心部分一一学科应用理论一一形成了具有对外汉语教学特色的应用理论体系。 l、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有了丰硕的成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专著有: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王还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盛炎的《语言教学原理》、吕文华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李杨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论》、赵永新的《中外文化对比和对外汉语教学》等,更发表了数百篇这方面的论文。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本学科应用理论体系。吕必松在80年代初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理论化地概括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过程和学科理论建设的主要目标。十几年来,本学科专家以此为纲,不断地探索、完善对这四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学科总体设计研究、教材编写的实践和研究、教学实施、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及语言测试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对外汉语教学特色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出版了多部著作和数以百计的文献。以上提到的各种著述外,杨惠元的《听力81法》、《对外汉语听力口语训练》、刘英林等编著的《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汉语水平考试研究》,即将出版陈贤纯的《第二语言阅读教学与心理学》、崔永华、杨寄洲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等著作和论文集,以及许多论文都为本学科应用理论做出了贡献。 3、在汉语本体研究方面更是硕果累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专家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以及汉外语言对比诸方面的研究,成果甚丰。正如赵金铭所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本体研究成绩尤为突出……对外汉语教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开拓了汉语研究点,……对外汉语教师,掌握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与难点,从中国人习焉不察的问题中,小处入手,大处着眼,发掘带有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体现了学科特色,为汉语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15 4、专家学者们也越来越注重科学的学科方法论建设。从对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汉语习得过程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以及近几年发表的论著中,可以看到,大家都在尝试综合借鉴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统计学的方法解决教学和研究中的各种问题。 三、建立了日趋完备的教学体系 l、教学层次逐步齐全。近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一个深刻的变化是,从过去以汉语预备教育和短期语言培训为主,逐步增加了正规学历教育的比重。1975年原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创设了外国留学生汉语本科专业。接着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也相继开设。尽管专业名称不尽一致,有的叫“汉语言’,专业,有的叫 “现代汉语”或“语言文化”专业,但其基本性质同属“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则是肯定的。目前的学生人数也在稳步增长。例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汉语言本科专业1995年毕业生为89人,1996年为110人,1997年将达到170人。另外,各校学习汉语的外国硕士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2、教学设计日趋完善。随着本学科的教学层次的完善,多所院校建立了对外国人的汉语本科专业、硕士专业,短期汉语教学、速成汉语教学更为普及。经过多年的实践、调整、打磨,在教学历史稍长一些的院校中,为各种教学类型、层次设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学管理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历史较短的院校也在积极向兄弟院校学习,试图尽快规范地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 3、教材建设成绩显著。自1978年以来,我国各对外汉语教学单位编写的教材达3。。种以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本科教学系列教材和短期、速成系列教材。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对外汉语教材也呈巨大的增长趋势。我国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特别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编著的汉语教材,在世界各国被广泛采用。 4、汉语水平考试获得成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受国家教委委托研制的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测试母语为非汉语的人(包括外国人、华侨和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标准化考试。1990年通过专家鉴定,1992年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此考试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已在16个国家设立了考点。参加考试的人数呈迅速增加趋势,1995年共有12490人参加考试,[匕1994年增长了70%,1996年仅上半年就有17406人参加考试。 四、形成了本学科专家队伍 l、经过40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在理论和实践上卓有建树的专家、教授队伍。一批中青年专家也在成长。据1994年统计,对外汉语教师中有教授70多人,副教授50。多人,讲师800多人。到1996年8月,已有12。。多名教师获得国家教委汉语师资审查委员会颁发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 2、学科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也日趋完善。1983年起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先后设立了培养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1986年起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几所院校先后在现代汉语专业下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这些院校已经培养出一批本学科的专业人才。1996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获准招收学科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最近,有关机构和专家经过认真的研讨论证,提出应当设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博士学位。 结束语 无庸讳言,与一些历史悠久的学科相比,第二语言教学学科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与英语、法语、德语等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相比,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无论在学科理论研究和高层次学科人才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本学科的教学体系,不尽如人意之处还不少。因此,尽管经过近20年的辛勤耕耘,初步形成了一个学科的框架,但学科理论、人才、教学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作为汉语的故乡,中国理应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中心和高层次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为了此项事业的发展和满足国际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加倍努力。笔者以为,今后的学科建设尤需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进一步总结梳理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吸取国外的新理论、新方法,在实践中建设自己的理论,追赶世界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先进水平。 第二,进一步转变过去注重“教’,的研究,忽视“学’,的研究的倾向。运用科学的方法,在语言习得规律的研究方面多作调查研究,探索外国人习得汉语的规律,探索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效率。 第三,加快学科人才培养速度,理顺和健全学科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尽快在完善对外汉语教学本科和硕士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博士学位,建立本学科人才的培养基地,促进学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学科的发展取决于时代的需要。国家需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事业的发展需要以学科的发展为依据。另一方面国家的发展也给此项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推进学科建设,以提高教学水平,让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注: ①国家教委1989年5月8日关于印发《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②一般认为,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是两个有差别的概念,为叙述简便,本文未做严格区分。 ③参看施光亨,1994b。 ④参看《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纪要》,1995年《世界汉语教学》第l期。 ⑤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⑥参看许嘉璐,1996,P2360 ⑦科德,1982,P13O。 ⑧参看盛炎,1989,P7和吕必松,1993,P33。 ⑨科德,1983,P7o 10参看吕必松,1993,P33。 11赵金铭,1996。 12参看吕必松,1996,840 13参看许嘉璐,1996,P24O。 14参看韦钮在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上 的讲话,《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3期。 15赵金铭,1996。 主要参考文献 桂诗春1988《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 黎天睦1987《现代外语教学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吕必松1990《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教委对外 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麦基1990《语言教学分析》,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皮特·科德1983《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盛炎1990《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 施光亨1994a《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b《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若干议论和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 王苏1992《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明初1990《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王振坤1994《浅谈汉语言文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学科体系》,《汉语言文化研究》第四辑,天津人民出版社 许嘉璐1996《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袁博平1995《第二语言习得的回顾与展望》,《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赵金铭1996《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中国语文》第6期 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年生,河北献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文化与哲学》、《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及《张岱年文集》等。 ·田文棠1935年生,陕西耀县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著有《魏晋三大思潮论稿》、《阮籍评传》等。 ·韩德民1964年生,安徽淮北人。哲学博士,任教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合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曹国庆1962年生,安徽休宁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著有《严篙年谱》、《万历皇帝大传》等。 ·曹虹1958年生,江苏南通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副教授。著有《赋论(汉魏六朝篇>》等。 ·尹韵公1956年生于四川重庆。新闻学博士,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著有《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等四种。 ·过常宝1964年生,安徽含山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苏轼散文集校评》等。 ·刘海涛1947年生,湖南茶陵人。海军某部研究所工程师。著有《官场一一中国近代落伍的历史原因》。 ·迈克尔丁·T·刘易斯英国汉学家、科技史学家。 ·姜洪1965年生,山东海阳人。美国依阿华州州立大学在读博士生。 ·周祖漠(1914一1995)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著有《问学集》、《广韵校本》、《唐五代韵书集存》等。 ·武树臣1949年生于北京。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教授。著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论文七十余篇。 ·袁行需1936年生,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主编。著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等。 ·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等,出版小说、论文与专著400万字。 ·陈仲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执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著有《现代诗创作探微》、《诗的哗变》、《中国朦胧诗人论》等四种。 ·陈炳1934年生,福建福州人。曾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为副编审。著有《艺苑美探微》、《吴道子》等。 ·刘晓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生。 ·史锡尧1931年生,山东桓台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著有《名词短语》等四种。 ·崔永华1948年生,山东莱阳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副校长、副教授。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发表论文十余篇。 ·李明滨1933年生。北京大学俄文系教授、俄罗斯学研究所所长、中俄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曾荣获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著有《中国文学在俄苏》、《中国文化在俄罗斯》及《中俄文化交流志》等。主编《苏联当代文学概观》,有译著多种。 ·安炳周1933年生。哲学博士,韩国成均馆大学校教授、国际退溪学会会长,曾任韩国儒教学会会长。著有《儒教的民本思想》及《儒学原论》(合著)等。 ·尹丝淳哲学博士,韩国高丽大学校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曾任韩国哲学会会长、韩国孔子学会会长。著有《韩国儒学论究》、《韩国儒学思想论》及《哲学概论》(合著)等。 ·姜春花中国政法大学讲师,在读博士生。 ·王润华1941年生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诗人。著有诗集、散文集多种及英文著作《唐代诗评家司空图研究》等十余种。 ·徐宗才1939年生,辽宁海城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副教授。著有《古代文学简史》。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校内外同行提供许多宝贵意见,特致谢忱。 |
|
最新喜欢:跨境电商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