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11-08-19 18:49
有钻研精神是好的,但不要一叶障目,只见泰山。其实周应该去研究喃字,或者会有更多的发现。把一些外来语当作是本来面目来研究,这是不是误入歧途呢?当然,我也不知道文中所指的那些词汇到底是谁借谁的。我们说粤语的,里面有诸如“士多”(商店)、“士多啤梨”(草莓)等等大量与印欧语系发音相同的词,我是否就可以说粤语不属于汉藏语系而应属于印欧语系呢?
21#
发布于:2011-07-27 21:34
膽大妄為總比碌碌無為好很多。
22#
发布于:2011-07-23 20:10
好吧 那么伴随语言的文化又是。。。怎么解释的
23#
发布于:2011-06-27 16:29
小弟倒是佩服周晨
奋斗!奋斗!奋斗!
24#
发布于:2011-06-27 16:26
吴语还是无语?哎 [s:87]
奋斗!奋斗!奋斗!
25#
发布于:2011-04-04 17:25
我不知道,如果因为有人长得像我,我们就下断言说这个像我的人肯定不像他的亲生父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周晨大大身上他是不是会认同这样的判断和推理。所以,我有一个怀疑,那就是写这篇帖子的人可能是在故意用缺乏逻辑的方式毁损周大大,想让我们觉得周大大不是脑残就是想有个挑战权威的光辉形象想疯了以至于什么都不顾要乱想乱动乱说才觉得有可能会成功了。
ئادەم دېگەن خام سۈت ئەمگەن نېمە، شۇڭا ئىت ئۈرەر كارۋان يۈرەر
26#
发布于:2011-04-04 17:06
在顶楼帖子的引导下,我倒是能看出周晨大大这个研究行为本身就存在逻辑缺陷:要证明A不是B,为什么只研究A和C,却偏偏不研究B的全部特征(汉语相关的一切东西)呢?那,他靠什么比较出A不是B呢?
ئادەم دېگەن خام سۈت ئەمگەن نېمە، شۇڭا ئىت ئۈرەر كارۋان يۈرەر
27#
发布于:2011-04-04 16:42
有些研究,需要尽可能穷尽各种可能,并用正确严密充分的逻辑论证去肯定或者否定这些可能,而且往往在这样的过程中会出现对原观点的修改、调整,甚至可能会将原论点完全否定。然而,从贴出的内容来看,让我不由不想起这样一种做法:我认为你是有罪的,所以我穷尽一切可能去寻找一切能支持说明我认为你有罪的东西。这样还罢了,坏就坏在,我还积极努力说服他们相信你是有罪的从而能够心甘情愿积极主动意气奋发地替我帮我找到和提供证明你的确有罪的一切东西。什么叫浮躁和浅薄呢,我自己也开始有点晕头转向了
ئادەم دېگەن خام سۈت ئەمگەن نېمە، شۇڭا ئىت ئۈرەر كارۋان يۈرەر
28#
发布于:2011-04-04 16:27
1、主贴内容感觉挺像炒作。2、所引用的周晨大大的言语,如果不是故意断章取义,那么周晨大大或许还没到适合做称之为研究、论证的程度。
ئادەم دېگەن خام سۈت ئەمگەن نېمە، شۇڭا ئىت ئۈرەر كارۋان يۈرەر
29#
发布于:2011-03-18 08:04
聽這個標題就不要看了。想看一看的,也是人類好奇心所致。
30#
发布于:2011-03-17 18:15
个人觉得这观点有些哗众取宠了
maggiore
白银十字骑士
白银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1#
发布于:2010-01-22 23:49
本帖最后由 maggiore 于 2010-11-9 14:07 编辑

纯属炒作,相关知识匮乏,逻辑混乱。
想出名什么招都用了
32#
发布于:2010-01-22 12:59
缺乏常识的言论。
33#
发布于:2010-01-06 11:53
小弟倒是佩服周晨,敢于挑战权威的人都是可敬的。
34#
发布于:2010-01-06 11:38
放眼大学校园,有几个学生如周晨呢。。。佩服,偶没有调查,偶没有发言权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5#
发布于:2009-11-04 15:58
周晨推论?是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啊?
本来想说这人不学无术、井底之蛙,现在还想加多个:厚颜无耻。
举的这叫什么例子!几个词、几个发音。要这么说,中国境外1千公里以内都得成了一家。
蒙古南下后,北人(包括其它北方民族)贵族们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江南苏杭,如果语言里面没有点痕迹还真见鬼了。
36#
发布于:2009-10-12 13:39
原文作者缺乏基本的历史语言学常识,建议好好补课。民科可不能降低对自己的专业要求啊。
37#
发布于:2009-10-11 16:41
语法呢?
38#
发布于:2009-10-11 13:19
本帖最后由 watson1981 于 2009-10-11 13:22 编辑

《鄂温克语简志》中介绍了一些鄂温克语言的发音和意义,周晨竟然发现书中有几个辞汇的发音和意义与吴方言中几个辞汇的发音和意义几乎相同。


呵呵,非常典型的错误,文章的作者显然缺少基本的语言学知识,明明可以用“几个词语”,偏要用“几个辞汇”(还把“词”改成“辞”)


词汇的概念: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林和树的关系。


很早就看到过这篇文章。挺欣赏主人公的爱好和勇气,可惜年轻人过于冒进,自己知识的根基还未牢固,就急于推翻这个打倒那个。是不是太浮躁了?

还是认认真真地把东西学好再说吧。就这位主人公而言,应该先好好学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的接触和融合等知识。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ivrit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声同版主
  • 声同贵宾
39#
发布于:2009-10-10 10:43
4# reder12


這篇文章其實我也不好說,因為,雖然我自己是吳語區人,也會說不少吳語方言,但是,阿爾泰語不是我的專長,雖然自己對日語還算是有些認識,但吳語和日語基本上都是借來借去的關系了,“根”還無從談起。
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以我對閩語以及其他南方漢語的認識,認為至少吳語還是和其他漢語乃至其他漢藏語系的語言(特別是壯侗語族)具有很多共同的發生關系。有一些發現就大聲驚呼,是不是稍嫌急躁呢?學術還是不能操之過急的。
當然,可以肯定的是,吳人的祖先越人和現在壯侗語族人的祖先相同,至少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和阿爾泰語的類似之處,除卻巧合,不是漢語官話里還有很多滿蒙詞匯嗎?試想一下英語里,有多少基本詞匯不是拉丁、希臘語詞啊,閃米特語詞也不在少數。
歡迎來希伯來語、藏語和德語板塊,希望能為有心人提供幫助,更希望一同成長。歡迎訪問我的語言文化空間http://blog.sina.com.cn/ankylotherium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