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发布于:2011-01-11 08:35
对于论坛的定位,我个人的观点是除了综合版块(或者能转移到语言学板块)能维持现有的一定的学术性氛围外,其他各单独语言的版块应该走大众化路线。里面应该有广大通过口碑式宣传知道声同并来到声同学习的新手、正在通过论坛的现有资料、特色栏目、系列教学节目及更重要的大家热烈的学习讨论等途径来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朋友、最后应该还有一些热心的原意帮助广大新手解决一些问题的高人们。
如果声同所有的版块都要求学术性氛围的话,很多板块恐怕很难发展。对最广大的学习外语的朋友来说,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学以致用(我记得我曾在一个帖子里问过大家学习若干小语种的原因,回帖的基本都是说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从一个角度可以这样理解,现在声同还吸引不到众多的真正因工作学习需要而迫切要学习小语种的朋友!而他们才是论坛能长远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对一门语言的学习后能琢磨出一点语言学上的东西并希望跟同道中人切磋交流肯定最好,但应考虑到更多的朋友可能没有学到那么深入或者也没有此方面的兴趣,如果在声同里所有板块都只是一些高高在上的语言学者式的讨论话题的话,很多人会觉得很迷茫的。因此个人认为声同整体走一个平民化的路线最实际。 pkucn有一个先天条件是我们不能超越的。这个论坛是从象征中国最高文化学府的院校的内部论坛发展而来的,其论坛本身的文化积淀、历来的成员构成、话题的深度和广度都是让其他语言论坛无法望其项背的。不过从论坛(综合板块)目前的话题的深度广度、活跃成员、回帖人气热度等方面来看,做到小语种里的pkucn不是不可能的。(在我心中,声同已经是pkucn了!)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写出来也是希望跟各位对声同寄予厚望的朋友们交流一下观点,为论坛的长久发展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
|
41#
发布于:2011-01-11 01:49
我認為各個版主應該是有這個義務來促進各版塊的學習氛圍的。在這裡我應該檢討。沒有寫過知道大家學習俄語的類似基礎性文章。
的確,讓聲同走向學術化的道路是非常正確的。我當時關注聲同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這裡找到學術的氛圍。我也在北大中文論壇有註冊。類比北大中文論壇和聲同的區別,主要還是在於聲同少了很多提問題和回答問題的人。學術性在於對問題討論的熱烈程度。 我認為專門組建一個“學習促進會”沒有很大的必要,主要還是論壇裡的學術氛圍要活躍,大家集思廣益,多提問題,多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咱們的論壇就不會變成一個類似於新浪愛問·共享資料一樣的網站了。 |
|
42#
发布于:2011-01-10 22:34
回 3楼(救火队队长) 的帖子
促进会确实不是目的,只是一个希望促进大家交流的方法,呵呵当然还会有其他方法,但声同现在似乎一件也没做起来,惭愧 执行的过程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分散到各个版块,参与的人还是不多。可以通过多宣传,建立独立版块等方式补充~ |
|
|
43#
发布于:2011-01-10 22:29
|
|
|
44#
发布于:2011-01-10 22:19
回 4楼(nemecko) 的帖子
宣传推广确实做的非常不够定位上能否再多指教一点?谢谢! |
|
|
45#
发布于:2011-01-10 16:29
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提出过,论坛发展的很快,资料、人气都有且在持续扩大中,但恕我直言,透过表面的热闹,其实论坛缺乏核心的竞争力。1.论坛的定位不够清晰;2.论坛宣传推广上还要下番大力气。
|
|
46#
发布于:2011-01-10 08:04
有一点值得商榷的 就是声同的范围太广了 除了小Y等神人可以自由出入任意语种板块以外 很多人只能在很局限的几个(通常只有1、2个)板块出现 这样的结果就是总体数量很大 但是每个小的板块平均下来的人就很少 况且外语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 即便有心学习 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参与到专业人士的讨论中 所以我认为促进会不是目的 只要版块里有能带动一小部分人学习兴趣的领军人物出现便是成功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