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0943回复:48
大家说,我们组建一个“声同学习促进会”怎么样啊?
声同现在虽然资料不少了,都20过g了,但是交流的氛围还是不够。
大家似乎都不太愿意把自己学习的经历、问题、经验拿出来分享~~ 或者,大家只忙着下载资料了,呵呵 回想以前,我也有这个毛病,常常心血来潮下定决心要去学习,然后就四处搜集资料,但是搜集完资料后,学习的热情就没了。 我想声同不应该只是一个资料存储的地方,她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大家可以在一起交流、鼓励,让自己的学习热情得以持续。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组织这么一个团队,大家一起定学习目标,然后一起加油学习,一起解决问题。可能学习的语言不同,但目标是相同的。 曾经有同学提议过类似的建议:http://bbs.somdom.com/read-htm-tid-14155-fpage-2.html 一点想法,我再提一下,看大家响应的多不多,呵呵 |
|
|
沙发#
发布于:2011-03-29 13:17
回 44楼(tanzhi2005) 的帖子
这个建议是挺好的,谢谢 |
|
|
地板#
发布于:2011-03-25 22:40
我经常浏览本论坛之外,还经常浏览CEO论坛,数典论坛,钱氏藏书等先关链接论坛。还有中文论坛,国学网,古籍网。新国学论坛。感觉我们的这个论坛比较清静,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小语种的学习的人不是很多。像梵语的学习,我认为不是一般人。我是在学校学习过拉丁文的,觉得没有把英语学好是肯能一起搞混的。建议首先不英语学到至少达到CET6程度,在学习其他小语种吧。
|
|
|
4#
发布于:2011-03-25 22:33
对于选择一门小语种的话,可以开设专门的板块,大家可以一起打卡学习,形成一定的氛围,探讨学习中的问题,这样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的。像CEO论坛侧重高级翻译和经济政治的交流。这样比较好!不知大家的意见是什么啊!如有不好之处还望海涵!
|
|
|
5#
发布于:2011-03-25 22:29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对于中国人来讲绝大多数人接触最多的外语是英语。但是,能够到这个论坛里,起码是想学习至少一种外语。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盲目的!能不能开设这样的板块:介绍各种语言的基本情况,以及使用情况和目前在中国的大致的趋势,这样让很多新人比较理性的选择,那么学起来也就比较有兴趣!
|
|
|
6#
发布于:2011-02-27 20:00
回 42楼(小y) 的帖子
语言沟通,表达当然是第一的。简单的“翻译”的确不能兼顾多方面的要求,关键似乎在于能不能在第一课引起继续下去。也就是说本来完全听不懂的一段对话,半小时后就能理解并参与其中了。既然我只能算是掌握了马来语的日常对话,那就先在马来语着手。毕竟业余性质,慢慢琢磨吧,要是哪位专业的有兴趣大加关注,说不定是一个突破的契机。 ![]() 这就用站内短消息的内容在马来语版开张吧。 |
|
|
7#
发布于:2011-02-27 09:24
回(liumx2000) 的消息
站内消息已查收^^ 其实中文的对话内容本身倒不是问题,一来原本就有Pimsleur Madarin可以借鉴,二来即使把英文内容转述成中文也没有多大难度。 然而,pimsleur不同于一般口语音频课程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只是将两种语言每句话先后各说一遍的简单对照,更关键的是针对目标语言的具体特点有一些重要的发音提示和简单语法说明,而且很多时候给出的框架是在某种情况下我们用目标语言怎样说,怎样表达某种意思,而不是母语中这句话用目标语言怎么“翻译”,在目标语言表达和母语的literally meaning大相径庭时,还需根据语用习惯的差异加以补充解释,因而我觉得我们要做的更主要的是完善出一个中文版的讲解框架,而基于上述考虑,我的建议是最好先确定一种目标语言尝试做出一套,之后其它目标语言的版本可以在此基础上套用并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修改补正。 |
|
|
9#
发布于:2011-02-25 11:07
回 39楼(liumx2000) 的帖子
可以试试。是以马来文为学习目标语言吗? |
|
|
10#
发布于:2011-02-25 08:27
回 37楼(小y) 的帖子
强烈支持!其实以法语为代表的一些语种用pimsleur相对还是效果差点的,一是音形不能一一对应,变位单凭听无法区分,口语中初学者更是非不清省音、连音、联诵之后到底哪儿跟哪儿是一个词,因而容易造成死记却不能活用的后果,二是屈折语言的语法特征毕竟和我们熟悉的中文相差太远,单凭一些会话句子就算再熟悉也还根本难以梳理出比较清晰的脉络,故而必须配以其它教程才能有良好收效。 说的想当然是中文为体的效果,语系间跨度大确实比较难弄。其它教程大概是指文字读物。这一点我也同意。语言文字结合还是比较理想的。不过,既然知道弱点所在,就能针对克服。 但对于越南语、泰语、马来语这些语言,情况就大不相同,大多人试过便会知道,这些语言与前述那类恰好相反,初学时无需在语法上纠结太多,想要学好,唯一的门道就是多听多读多记多练,因此用pimsleur的方式敲开大门最合适不过了。 看过有人批评用英文那系列学越南语的说不好学,大概也有上一段提到过的那个跨语系关卡。 山寨版的想法小y也萌生过,而且CE和AA等软件的录音和后期操作也都很熟,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合适的素材,以及口音纯正的领读者,只要能找到愿意合作的朋友,相信这一定会是件很有意义,很值得我们好好去做的事。 CE和AA我都不晓得,相信是处理声音档案的工具。要不然我们根据那个英文版的套路来试试编一个大纲?男女对话--初次见面--外地人当地人。30分钟。 ![]() |
|
|
11#
发布于:2011-02-25 05:19
首先,我想表示我对声同网的祝福和惊叹。已经做得很好咯!
我是偶然在谷歌查找葡语资料的时候找到这个网站的,确实有些资料对语言学习者很有用的! 看到有人提到原创,我觉得语言的学习,原创的面就要窄些了,而且如果不是以专业的学生为对象的话,确实可能不会有太多的热情和用途。可能大家更偏向于寻找适合初学者的资料了。 相互交流促进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很快的提高途径的,或者有交流或是个人学习的总结应该会有收益的。 PS:还有个小建议哈:如果可以加上一个对该语种相对应国家的文化沙龙板块或许会对语言的学习有所帮助。 |
|
12#
发布于:2011-02-24 16:19
强烈支持!其实以法语为代表的一些语种用pimsleur相对还是效果差点的,一是音形不能一一对应,变位单凭听无法区分,口语中初学者更是非不清省音、连音、联诵之后到底哪儿跟哪儿是一个词,因而容易造成死记却不能活用的后果,二是屈折语言的语法特征毕竟和我们熟悉的中文相差太远,单凭一些会话句子就算再熟悉也还根本难以梳理出比较清晰的脉络,故而必须配以其它教程才能有良好收效。
但对于越南语、泰语、马来语这些语言,情况就大不相同,大多人试过便会知道,这些语言与前述那类恰好相反,初学时无需在语法上纠结太多,想要学好,唯一的门道就是多听多读多记多练,因此用pimsleur的方式敲开大门最合适不过了。 山寨版的想法小y也萌生过,而且CE和AA等软件的录音和后期操作也都很熟,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合适的素材,以及口音纯正的领读者,只要能找到愿意合作的朋友,相信这一定会是件很有意义,很值得我们好好去做的事。 |
|
|
13#
发布于:2011-02-24 08:18
爬了几天帖,有个意见,不好意思开主体帖,先比附在这里的36楼。
这个想法也盘旋了一些日子了,愣是不成体系。这样说好了,是有关“皮姆斯勒(Pimsleur)语言学习系统”的。维基百科上有介绍,估计可能有人不熟悉,转贴如下: 皮姆斯勒(Pimsleur)语言学习系统是一套语言学习方法,由保罗·皮姆斯勒博士研创,依据四个原则而成:出处链接 外部链接 *皮姆斯勒语言学习网站(英文) 这个中文维基条目似从英文的节译而来,也把英文的转一转: The Pimsleur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is a language acquisition method developed by Paul Pimsleur. According to its website, the system is based on four main ideas: anticipation, graduated interval recall, core vocabulary, and organic learning.[1] The Pimsleur method is an audio-based system, in which the listener constructs phrases or repeats from memory along with a recording. The student learns through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not passive "listen and repeat only" rote memorization. A series of audiobooks based on the Pimsleur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by publishing company Simon ; Schuster. The system, as currently packaged by Simon ; Schuster, is made up of multiple thirty-minute lessons delivered on tapes, CDs, SD-Cards, and as digital downloads. The Pimsleur website claims that because the lessons repeat themselves and add new material,[1] they do not demand 100% mastery before moving on. Pimsleur courses focus on proficiency in speaking as well as reading proficiency. 剪剪贴贴,就花了半小时。 ![]()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想法是:以相等的方法,为第一语为中文的广大群众而设的外语习得课程。 从y学习法语的经验看,声同应该也有不少同志知道其有效性的。就不知道有没有干这样的山寨版的能力。 ![]() |
|
|
14#
发布于:2011-02-20 18:29
支持 大力支持 我永远的支持
|
|
|
15#
发布于:2011-02-15 11:45
啊哈,我就是冲着交流来的。交流,英文翻译成counter flow会不会比communicate更好?
上面是个伪问题,陷阱欢迎不小心的猎物入坑。 ![]() |
|
|
16#
发布于:2011-01-27 03:06
回 32楼(arlene.xie) 的帖子
谢谢啊~宣传确实非常重要的~其实目前只是缺人去做而已,呵呵,我们精力都太有限了~ |
|
|
17#
发布于:2011-01-27 00:46
呵呵,这下使劲地地自我批评, 别这么狠吧,我是很喜欢这里的,一般会把链接发到所有的群里去,这个社会什么都需要营销,如楼上有位说的这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签名啊什么的,举手之劳都需要做一下的。有那么一点作用,百度或是哪里的知道,,可以自问自答一下(不要鄙视这种做法),据我所知很多百度的百科或百度知道都是那些,比如是公司介绍的或品牌介绍的话, 根本就是他们自己去写的,当然广告成份太多也不容易通过审核。。。
像我就是因为兴趣才来学波斯语和阿语的,但终究是在工作,有时候也找点借口,学习得进度很慢甚至有半途而废的危险,只是有时候走走停停地,往前。。。 那个TAC计划应该是很不错的,有动力也有活力,阶段性完成目标,似乎能量化的东西总是容易一点。 不要声同在,我的ID就会时不时地更新最后一次来这里的时间 ![]() |
|
|
19#
发布于:2011-01-18 21:07
回 29楼(我要去欧非) 的帖子
恩,是这样的,一方面需要大家主动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批人做适当的引导~~思考中~~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