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58同城)
日语的清浊辅音』 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了,我们熟悉的大部分语言,包括日语在内,不像汉语普通话一样区分辅音的送气与否,而区分它们的清浊。 对这一点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会出现类似的疑惑:为什么か一会儿读ka又一会儿读ga? 实际上,普通话里的ka或ga在日本人的听觉认知里都是日语里的か(ka,清音),而日语中的が (ga,浊音)是普通话里所不存在的音位。 日本人读日语中的清辅音时,要带一点点的送气,送气程度比西班牙语强,比英语弱。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听觉认知里,西班牙语以及日语词中的清辅音是不送气的;而英语以及日语词头的清辅音是送气的。然而日本人自己并没有这种“自觉”,他们觉得自己无论在词头还是词中发的都是一样的音,都是清音,至于送气不送气,日本人没有这个概念,不区别这一点。 我们在学习日语的清辅音时,最“正确”的方法可能就是让清辅音带有微弱的送气;然而在我们的“汉语式”听感里实在觉得日语词头和词中的清辅音很不一样,因而更实际的做法是:把词头的清辅音发成送气清辅音,把词中的清辅音发成不送气清辅音。例如か在词头发成普通话的ka,在词中发成普通话的ga。 至于日语的浊辅音,这就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了。大部分中国人难以区分不送气清辅音和浊辅音,对日语浊辅音的认知等同于普通话的不送气清辅音。在这个前提下所发出来的“浊音”有很大的几率被日本人听成是清音,也就是说带上了一种比较影响理解的口音。 要区分清浊音,只能去模仿去训练。普通话里当一个字读轻声时,声母常常会浊化,如“爸爸”、“弟弟”等词中的第二个字通常是浊的。因为普通话清浊不分,在我们的意识里第二个字和第一个字的声母并无不同,不过在学日语时,我们就可以尝试去体会它们的这种不同,从中寻找到清浊的“感受”,以帮助掌握日语的清浊区别。 『h的擦化及颚化』 五十音中的は行分别是は、ひ、ふ、へ、ほ,罗马字一般标识为ha、hi、fu、he、ho。其中,第三个音中的辅音在罗马字中明显与其它几个不同;实际上,它的发音也确实不同。 但若把这个音按“字面”直接发成普通话中的fu也是错误的,日语中并不存在/f/这个辅音。一些感觉比较敏锐的人可能会注意到,这个音似乎正介于fu和hu之间,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又说不清楚。 我们还是先请出国际音标吧,国际音标把日语的这个f音描述为/ɸ/,它是清双唇擦音。 /h/是不摩擦的,而/f/是清唇齿擦音。/ɸ/就唇形而言更接近/h/,唇齿不咬合,但由于送出的气流带有强烈的摩擦性质,再加上双唇和唇齿这两种发音部位事实上还是比较接近的,因而就使得它听上去有了/f/的感觉。 想象一下你给一颗气球吹气时的感觉:上下唇聚拢,双唇间留有缝隙,气流送出并摩擦双唇——双唇擦音差不多就是这个感觉,只不过它没有这么夸张,两个腮帮子也不用气鼓鼓的。当你感到你在发hu音但发出的声音却像是fu音时,你差不多就找到地道的ふ了。 除了ふ以外,这一行里实际上还有一个音的辅音和其它三个音不大一样,那就是ひ。 受元音的影响,ひ(hi)音中的h出现了颚化的情况,成了硬腭擦音。普通话里没有hi这种音节,正是因为古汉语里原本应该读hi的地方在普通话里全部颚化成xi了(颚化程度比日语深)。日语的hi介于常态的hi和普通话的xi之间,国际音标为/çi/。 /ç/在德语里是一个独立的音位,如ich中的ch。如果学过德语,或许对这个辅音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当然,我个人觉得日语的hi如果按常态的hi去发,实际上问题也不大,并不一定要追根究底。 『ら行的辅音』 日语里ら行的辅音常常被中国人当成普通话的l。实际上它主要是一个闪音,普通话里不存在,一般描述为国际音标里的齿龈闪音/ɾ/(或齿龈边闪音)。 这个音基本上相当于西班牙语中的“单击颤音”;英语里better等词中的t、tt、dd也普遍被发成这个音。 把这一行的辅音读成/l/虽然不影响理解,但感觉上会比较“难听”,不地道。日本人自己在发音时闪音色彩是很明显的,像毛利小五郎在耍流氓时,干脆就把这个音弹成了颤音。 『促音』 促音在日语中以っ表示(平假名),有时候被理解为辅音的长音化。这种音基本上是中古汉语的入声韵在日语中的残留,它的实际发音更像是一个喉塞音(声门塞音/ʔ/),而实际感觉则像是一个强行停顿。 举个不知道是否恰当的例子,英语中类似factory这样的单词,ct两个辅音联结在一起,发音时为了方便通常我们就把第一个辅音给简略掉了。但并不是完全地简略,而会留有一个“空间”来表示这个辅音的存在,也就是一个短暂的“停顿”。这里的“停顿”差不多就是日语里的促音。 『鼻浊音』 が 行中的音节出现在词中时有一种特殊的读法,称为鼻浊音,它表示的是把浊辅音/g/读为同部位的鼻音/ŋ/这一现象。似乎在日本年轻人里这种读法越来越少见,被认为是“老土”的;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它却更正式更优雅。 /ŋ/即普通话中的后鼻音ng,但普通话里ng只能跟在元音后而不能跟在元音前,虽然会讲普通话就一定会发这个辅音,但一些人在把这个辅音放置到元音前时可能会出现困难。 反复读了好几遍 产生了以下几个困惑.... 1, 所以说所谓的''日语中清辅音要微弱的送气''其实就好比把汉语的 卡/kɑ/ 用比较小的力气念清楚来对吗? 2.浊辅音一段着实没有明白 哪位高人能再详细的说说看??? |
|
最新喜欢:跨境电商运营... |
沙发#
发布于:2013-02-12 23:37
表示母語里有聲母三元對立的飄過,完全無視這個問題~~
|
|
|
板凳#
发布于:2013-02-13 01:22
|
|
地板#
发布于:2013-02-15 13:41
|
|
|
4#
发布于:2013-02-15 13:57
|
|
5#
发布于:2013-02-16 17:09
“普通话里当一个字读轻声时,声母常常会浊化” 这一点真的没怎么注意过诶
|
|
6#
发布于:2013-02-16 17:28
hongwei0315:“普通话里当一个字读轻声时,声母常常会浊化” 这一点真的没怎么注意过诶回到原帖是的 我现在可以感觉一些t d间的不同 但我不确定我的感觉就是对的 而且因为母语是吴语 所以想描述出来 还真的比较困难 只有等开学了去问问看日语老师和语言学的老师了 |
|
7#
发布于:2013-03-09 14:33
|
|
8#
发布于:2013-03-09 23:46
|
|
10#
发布于:2013-04-10 09:29
1 普通话除了m、n、l、ng、r完全没有浊音,只有清音再分送气与否。
2 声母有清浊送气与否的四组,而不是三组。吴方言采用三组与汉语所有方言语音系统区分开来。湖南双峰地区土话也有此现象。 3 学好上海话,什么语音都能轻松搞定。 |
|
11#
发布于:2013-04-10 09:40
Qasoqaanga:1 普通话除了m、n、l、ng、r完全没有浊音,只有清音再分送气与否。可惜沪语里面没有发达的舌音 另外 城区沪语和郊区沪语差异已越来越大 且部分郊区沪语中也难以区分清浊和尖团音了 宝山罗店方言尚有尖团清浊之分 |
|
12#
发布于:2013-04-10 21:15
什么叫舌音,难以到什么程度。
|
|
14#
发布于:2013-04-15 12:30
看见这个答案,差点晕厥。哈。请务必注意术语的严格定义和使用范围。
|
|
15#
发布于:2013-04-28 13:57
Qasoqaanga:看见这个答案,差点晕厥。哈。请务必注意术语的严格定义和使用范围。回到原帖学术不精贻笑大方了还望海涵 能否求一些相关资料来好好补充下这方面的不足? |
|
16#
发布于:2013-04-28 14:15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在英语里面: pen p 清辅音 送气 sport p 清辅音 不送气(相当于汉语拼音里的b) boat b 浊辅音 不送气 梵语里有 浊辅音送气的。 日语里清辅音打头阵是要送气,在中间或末尾不送气。 |
|
17#
发布于:2013-04-28 14:21
|
|
18#
发布于:2013-04-28 16:30
送气与否有的语言关乎词义,譬如汉语,梵语。
有的不影响词义,譬如英语、倭语。不影响词义的, 送气与否无所谓,习惯而已。不要去找什么规律。 |
|
19#
发布于:2013-04-29 00:23
Qasoqaanga:送气与否有的语言关乎词义,譬如汉语,梵语。大神正解~~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