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发布于:2009-09-20 15:06
一般来说,大学时选择语言专业的话,起码会两门外语。比如我是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这样算起来,也会中英日三门语言。其实语言不在会几种,关键在学习的那几种要学精学好,要不你学再多也没用~
![]() |
|
43#
发布于:2009-08-27 01:51
所以把能听懂的,能用汉字表达的,都叫中文,都叫中国话。
|
|
44#
发布于:2009-08-27 01:50
十分感觉按照欧洲的标准,咱中国人会的语言挺多的。
举个例子,福建人除了会普通话,还不得会点闽南语、粤语(还有小官话)啥的? 在别的大洲划了个国界线,就算一门外语了,咱中国大啊。 |
|
45#
发布于:2009-08-26 07:12
人類語言天賦其實是大得恐怖的
但凡是不恰當的方法(比如國內常見的學英語的方法)都無法激發這種天賦 學的人就只能苦苦掙扎 |
|
46#
发布于:2009-08-25 09:01
我觉得,其实学习语言,靠后天的努力,是真的不行的。天赋真的很重要....
西欧那边,很对语言的词汇,语法都差不多,那里的人,相互都彼此的语言也不出奇啊 但是,从词形到语法,跟中文相似的语言没有,所以,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
|
47#
发布于:2009-06-05 11:50
语言很难学吗?我觉得只是说要学好不容易,但是就交流来说,一点也不难啊。我身边随口讲三四种语言的人比比皆是,难道他们都很有天赋?原因就是我和我的朋友身处多语言的包围中,环境才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法宝,否则只能是K书。。。。。结果是哑巴聋子。。。。
|
|
|
49#
发布于:2009-05-09 17:45
本帖最后由 言葉の愛 于 2009-5-9 17:46 编辑
中国の教育は、実用主義ばかりです!開国初で、ロシア語だけ教えてくれたが、今英語ばかり習わせるね。 |
|
51#
发布于:2008-09-24 22:01
回复 11楼 musa 的帖子
其实必然是与区别的...
要知道 小孩子学语言的方式是所谓的"语言习得" 这种能力虽然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但是达成的共识是它在个体6岁之后就开始急速下降 对于成人的语言学习 小孩子的学法不一定适合的呢~ 不过 话说回来 咱们国家的外语教育的确比较成问题的 唉... |
|
52#
发布于:2008-09-24 19:48
![]() ![]() |
|
|
53#
发布于:2008-09-21 18:16
中国的外语教育方法有问题
我觉得要向小孩学说话那样 不要因为一些词不雅就不教了 以至于学了那么久英语连拉屎撒尿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或者被外国人骂了都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更不知道该怎么回骂人家 |
|
|
56#
发布于:2008-09-06 15:42
进错了地方,俺不懂多国语言,呵呵
但是,从小很羡慕那些能叽里呱啦讲八国语言的人叻。。 可惜俺没有天赋 ![]() |
|
57#
发布于:2008-08-31 21:56
呵呵 作为练过书法的人 我是相当的赞同~~~
![]() |
|
58#
发布于:2008-08-31 18:43
少年时我曾习书法(毛笔)近四年,彼时亦不甚知晓书法之魅力,只因常伴祖父身边观摩其写字,故此,我对毛笔书法颇有兴趣。而后,临摹唐大家【柳公权之玄秘塔】、【欧阳询之九成宫】、【颜真卿之多宝塔】、及宋大家【黄庭坚】之名帖。元代【赵孟頫】(宋朝皇室)之书法,骨力柔弱、运笔圆滑、虽苦练【王羲之】书法数载,耗费笔墨纸张无数,亦终成元代之大家,唯因其天赋不足、笔法纤弱、变化较少,故后人即云:初学书法者,不可临习董赵,以免流于歧途。(注:董其昌、赵孟頫,均为书法大家,且弱势均在天赋不足,但其精神可嘉、影响亦颇深)。 学外语、音乐、绘画、艺术、都是如此,头悬梁、锥刺股、方法若还得当,可挽回先天不足。而其有天赋者,若一味仰仗优势、不思进取、荒废青春,亦不能有所大成也。此乃吾之拙见,仅供诸位参考。 ![]() |
|
59#
发布于:2008-08-31 18:04
回复 3楼 YOSHIYA 的帖子
YOSHIYA已经概括的很全了呢~~
我是觉得天赋只是一个方面 但是毅力对于自学者是尤其重要的 尤其是刚刚过了入门阶段得时候 那个瓶颈期的跨越 是决定可不可以继续的关键 到了提升能力的时候 方法就显得很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