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阅读:4893回复:2

[语言文化]天主教東方禮教會簡介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4-09-14 13:41
  

早期教會自耶路撒冷開始漸漸傳遍世界各地。在這過程中,她必然的與不同地方的不同文化相遇。基督信仰與不同文化的溶合帶來了各地不同的祟拜儀式和信仰表達方式。但重要的是,雖然在不同的地區出現了不同的祟拜或禮儀,但天主(公)教會信仰中的基本真理在不同的地方教會中仍然保持著一致。

在歷史上,直至耶穌的時代,宗教信仰和國家文化都是緊扣在一起的。比方說,一個人皈依猶太信仰就表示他同時要接受猶太人的文化和他們的生活方式。在那個年代,宗教習俗和文化習俗、個人的宗教身份和民族身份,基本上是不能被分割的。這情況一直維持至基督的教會成為了一個真正「大公」的教會後,才有所改變。若我們翻閱宗徒大事錄,我們可看到教會通向這「大公」的過程。當教會決定給予希臘化的猶太信徒他們自己的領袖(宗617),並接納外邦人(即猶太人眼中的非猶太人)不需要首先皈依猶太教和跟從猶太宗教和文化的律法,就能直接皈依基督的教會時(宗1011118;宗15129),教會打破了基督信仰與某一特定文化或某一文化表達形式的互扣。這打開了基督教會邁向「普世」的大門。英文的「Catholic」(至公),源自希臘文的「kata-holos」,就擁有普世或普遍的意義。教會的教導和信仰在世界各地時常保持著一致,但在不同的文化、國家和種族中,可以出現不同的信仰表達方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教會中的禮儀多元」(參閱天主教教理12001206)。

大公教會內不同禮儀宗派(Rites)的存在彰顯了教會作為一個活的團體豐盛的生命力。每一禮儀宗派都以其獨特的方式慶祝同一的奧跡(天主聖三、耶穌、聖事)。雖然有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祈禱形式,不同的身體姿態,不同的禮節、音樂、藝術和建築等;但他們都在慶祝唯一和同一的救恩奧跡。不同禮儀宗派中的分別,包括了感恩禮的儀式,守齋的規定,聖日的慶祝等;也包括了對同一救恩奧跡不同的信理表達。每一禮儀宗派都是自治的,即是說:它們有著自己的教會法,教會紀律和聖統制度。但是,每一個禮儀宗派都保存了教會中最基本的教導,並強調同一的宗徒傳承。不同的祟拜儀式不單不會削弱教會中最為重要的合一,相反的,它促進了這合一,並使這合一更為顯而易見和被不同的民族所接受。不同禮儀宗派中的公(天主)教徒應被鼓勵去參與其他宗派的祟拜,並領受其他宗派所舉行的聖事,包括修和(懺悔)和共融(聖體)聖事。

從宗徒大事錄和聖保祿的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起初,基督信仰主要是在城市中被傳播的。基於這早期信仰傳遞的事實,早期的禮儀宗派亦圍繞著當時三個主要的城市而發展。它們包括西方的羅馬和東方的安提約基亞和亞力山大里亞(埃及)。從這些城市裡發展出三種不同的禮儀宗派教會:包括羅馬的羅馬禮;和東方的安提約基亞禮(或敘利亞禮)和亞力山大里亞禮。其後,在聖巴西略和聖金口若望的影響下,從安提約基亞禮又發展出另外一個主要的禮儀宗派,就是拜占庭禮(或君士坦丁堡禮)。今天教會中超過20個的禮儀宗派就是從這四個原始的宗派中發展而來的。(當時在羅馬帝國以外還有兩個主要的基督徒中心,就是波斯和亞美尼亞。從這兩個地方亦發展出不同的禮儀宗派並向外傳播。)

為了更好地明白為什麼教會中不同的禮儀宗派被稱為「東方禮」或「西方禮」的歷史原因,一個簡單的歷史概述在這裡是需要的。公元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完成了自君士坦丁大帝所開創的事業,就是把羅馬帝國改變成為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帝國。同年,狄奧多西把帝國一分為二,交托它們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分別管理。一個在東方(首都在拜占庭,也稱君士坦丁堡),另一個在西方(首都在羅馬)。「東方」和「西方」以地中海為分界。在地中海以東的地區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反,在地中海以西的就被稱為「西羅馬帝國」。教會中的教父們就把在東帝國的地方教會統稱為「東方教會」或「東方禮教會」。同樣的,在西帝國內的地方教會則被稱為「西方教會」或「西方禮教會」。每一個東方禮的教會亦漸漸發展出不同的分支,這些分支採用本地語言作為禮儀中的主要用語,並將其母宗派的禮儀適應於本地的實際情況之中。拜占庭禮則採用希臘語作為其基本語言。現時教會中有超過20種不同的禮儀宗派。

正教會(在希臘文中,正《Orthodox》教會的正字,有「正統」教義的意思。一般來說,正教會是指所有與羅馬教宗分離的東方教會。)

為了澄清「天主教東方禮教會」和「東正教」的分別,我們有需要首先解釋一下東正教會和羅馬教會分離的原因。當公元395年羅馬帝國被劃分為東西帝國時,起初的構思,這個劃分只是行政上的,帝國仍然保持統一。但事實並不如此。東西帝國的分治成了永久性的,並漸漸儼如兩個獨立的國家。東西帝國在政治和地理上的分治,加上兩個地區內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均加深了帝國的分裂。教會亦在這次帝國分裂的事件中深受影響,因為當時地方教會之間的分界,與帝國的架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政治上的分裂成了教會分裂的「榜樣」,東西帝國亦期望有著各自的地方教會。這就是「東方教會」和「西方教會」的由來。在其後數個世紀之中,東西方教會漸漸各走各路,並出現了間歇性的爭拗,最後導致了教會之間正式的分裂。造成這些爭拗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包括在神學和靈修上重點的分歧;政治、文化和社會狀況的不同;和大家在教會學基礎上不同的理解,最少在發展和實施教會管治權威的問題上。

早期教會分裂的規模較小和局限於某些地區,這些分裂主要發生在厄弗所大公會議(431年)和加采東大公會議(451年)之後。這些會議譴責了一些當時在東方教會中流傳的信理學說。至於造成東方教會(君士坦丁堡)和西方教會(羅馬)之間的大分裂,則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其中並出現了多次緊張的時刻。(包括了在九世紀中葉宗主教佛西要【Photian】的分裂和1054年宗主教彌格爾*塞魯來【Michael Cerularius】的分裂。)但造成大分裂的真正高峰還是在於十字軍東征的戰事(10951291年)。由於不少正教會的教堂和祭壇都在戰事中被掠奪,這加深了正教徒和公(天主)教徒之間的仇恨。更甚者是在1204年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攻佔,並成立了一個拉丁的君士坦丁堡帝國,這更造成了兩個地方教會之間長期的敵意和傷害。其後雖然有兩次大規模修和的努力,包括了1274年的里昂大公會議和1439年的翡冷翠大公會議,但都並不成功。合一的諭令雖然已經被簽訂,但很快就被當時大部份的正教神職和信徒所否定和拒絕接受。

公(天主)教東方禮教會:我們可以說,到了十一世紀時,已經沒有了甚麼天主教東方禮教會的存在,除了瑪洛尼禮(Maronite)教會和一些在西西里、南意大利和印度等的細小團體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瑪洛尼禮教會至今仍保持與公教會完全的共融。但隨著大量由天主教修會(包括耶穌會、道明會、方濟會及方濟嘉布遷小兄弟會)所發起向東方人民傳教的活動,期間雖然與正教會發生了不少的磨擦和衝突,還是帶來了一些成果。不少地區成立了公(天主)教的團體,這些團體仍然保持著原有的東方禮儀和習俗,但與羅馬教會重新合一和共融。當這些團體逐漸發展至某一程度時,羅馬教廷便在那裡建立起聖統的制度,有時甚至建立天主教的宗主教區,相對於正教會的宗主教區。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天主教東方禮教會」。這些東方禮教會仍然保持著自己原有的、與西方拉丁禮不同的禮儀和教律,但都是大公教會完滿的成員。在這裡試舉一些東西方教會中不同的禮規作為例子。在東方禮教會的聖禮中,(與正教會的聖禮一樣),都是採用已發酵的麵餅的,而已婚的男士也可以被祝聖為司鐸(神父)。也因如此,若有人說天主教的感恩禮都是採用無酵餅的,或天主教的神父都不可以由已婚人士出任,這些說法本身並不正確。正確的說法是:天主教會中的西方禮教會和東方禮教會各自有著不同的禮儀和教律傳統。

最新喜欢:

iMjmJ.Com小爱卖家iMjmJ....
Nyuggu
黄金十字骑士
黄金十字骑士
  • 社区居民
沙发#
发布于:2014-09-14 13:42
[table=790,#ffffff,,0,0][tr][td=1,1,790]
公(天主)教會中不同的禮儀傳統

公教西方禮的不同禮儀宗派或傳統
[table=787,#ffffff,,0,0][tr][td=3,1,787]
拉丁禮
[/td][/tr][tr][td=1,1,247]
地方教會
[/td][td=1,1,240]
採用的地區
[/td][td=1,1,300]
禮儀用語
[/td][/tr][tr][td=1,1,247]
羅馬禮
[/td][td=1,1,240]
世界各地
[/td][td=1,1,300]
拉丁文或本地語
[/td][/tr][tr][td=1,1,247]
安博禮
[/td][td=1,1,240]
意大利-米蘭總主教區
[/td][td=1,1,300]
拉丁文或本地語
[/td][/tr][tr][td=1,1,247]
摩爾阿拉伯禮
[/td][td=1,1,240]
西班牙-托蘭度
[/td][td=1,1,300]
拉丁文或本地語
[/td][/tr][tr][td=1,1,247]
伊比利亞禮
[/td][td=1,1,240]
葡萄牙-Bragan
[/td][td=1,1,300]
拉丁文或本地語
[/td][/tr][/table]
公教東方禮的不同禮儀宗派或傳統
亞力山大里亞禮(聖瑪爾谷禮儀)
地方教會
採用的地區
禮儀用語
科普替禮
埃及及近東
敘利亞語及阿拉伯或科普替語
埃塞俄比亞禮
埃塞俄比亞及索瑪利亞
吉茲語及阿拉伯語
安提約基亞禮(聖雅各伯禮儀)
地方教會
採用的地區
禮儀用語
敘利亞禮
近東及遠東
敘利亞語及阿拉伯語
瑪洛尼禮
中東及信徒移居地
敘利亞語及本地語
瑪蘭卡禮
印度
敘利亞語
亞美尼亞禮(聖巴西略的希臘文禮儀)
地方教會
採用的地區
禮儀用語
亞美尼亞禮
近東及信徒移居地
希臘語,亞美尼亞語及本地語
加色丁禮(出自安提約基亞禮)
地方教會
採用的地區
禮儀用語
加色丁禮
近東及遠東
敘利亞語及阿拉伯語
敘利亞瑪拉巴禮
印度
敘利亞語及瑪拉因語
拜占庭禮(聖雅各伯、聖巴西略及其他人建立的禮儀)
地方教會
採用的地區
禮儀用語
阿爾巴尼亞禮
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語及希臘語
白俄羅斯禮
白俄羅斯
古斯拉夫語
保加利亞禮
保加利亞
古斯拉夫語
捷克禮
捷克
古斯拉夫語及本地語
格老格亞禮
格老格亞及小亞細亞
格老格亞語及希臘語
希臘禮
希臘及信徒移居地
希臘語及本地語
匈牙利禮
匈牙利及美國
希臘語及本地語
意大利-阿爾巴尼亞禮
意大利東部及南部
希臘語及本地語
KRIZEVCI
克羅地亞及前南斯拉夫
古斯拉夫語及本地語
默基特禮
希臘及信徒移居地
希臘語及本地語
羅馬尼亞禮
羅馬尼亞及美國
希臘語及本地語
俄羅斯禮
俄羅斯及信徒移居地
古斯拉夫語
魯塞尼亞禮
烏克蘭及美國
古斯拉夫語
斯洛伐克禮
斯洛伐克
古斯拉夫語
烏克蘭禮
烏克蘭及信徒移居地
古斯拉夫語及本地語
[/td][/tr][tr][td=1,1,790]
[/td][/tr][tr][td=1,1,790]
[/td][/tr][tr][td=1,1,790]
公教會東西方禮儀宗派分析表
[/td][/tr][tr][td=1,1,790]
[/td][/tr][tr][td=1,1,790]
羅馬帝國全盛時代版圖
[/td][/tr][tr][td=1,1,790]
[/td][/tr][tr][td=1,1,790]
[/td][/tr][tr][td=1,1,790]
五個古老宗主教區分界圖:
羅馬、君士坦丁堡、安提約基亞、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
[/td][/tr][/table]
板凳#
发布于:2014-10-21 09:42
蛮好的科普素菜。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