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讀了高晶一的汉语与北欧语言 : 汉语与乌拉尔语言及印欧语言同源探究 = Chinese language and languages of northern Europe一書,給了我挺大啟發,雖然他書中有很多不恰當的比較和舉例,且他認為漢語跟烏拉爾語較親近(但是漢烏同源詞1100個,比漢日同源詞少了400個)。 1717年 瑞典語言學家OLOF RUDBECK 發現古漢語與哥特語相似 羌語和漢語都屬漢藏語系,雖然漢藏語系只是一個實驗中的概念,但它說明了漢語和羌語藏語之間有著一定的關聯 羌人自稱:erma 與日耳曼:german 很相似 而語言學家也說日耳曼語會和印歐語系外的語言發生詞彙上的關聯。 我自己找了幾個詞彙: 白 南方漢語讀作 bed 瑞典:vit 德語:weiss 英語:white 腸 南方漢語:diang6 瑞典:tarm 英(古):tharm 德語:darm 犬 古漢語:khun1 瑞典:hund 英(古):hound 德語:hund 羆 南方漢語:pe6 瑞典:bära 英語:bear 德語:bär 羯 古漢語:giad 瑞典:get 英語:goat 德語:geiss 豕 蘇州:syu4 瑞典:sugga 英(古):sow 德:sau 鳥 蘇州、上海:diau4 瑞典:duva 英(古):dove 德:taube 父 古漢語:fu4 瑞典:fadar 英:father 德:vater 母 古漢語:mu3 瑞典:moder 英:mother 德:mutter 爹 古漢語:diad 瑞典:dad 英:dad 德:dad 流 古漢語:liu6 瑞典:flöde 英:flow 德:fluss 而且日耳曼語複輔音起頭的詞根都是單音節。 廣韻說"爹",羌人之呼父也。羌人在歷史上處於漢族和匈奴西方,《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月氏「被服飲食言語略與羌同」,說明月氏的語言很可能屬於漢藏語系,匈奴西遷後,月氏亦西徙。假若匈奴是烏拉爾、匈牙利的祖先(雖然大多認同阿爾泰說),那日耳曼很可能真是月氏與徐西亞(Scycia,波斯的一支)的後裔。 希望能聽聽大家的感想 [dekdentei于2013-04-15 23:34编辑了帖子]
|
|
|
沙发#
发布于:2013-10-25 03:09
|
|
|
板凳#
发布于:2013-10-24 01:41
dekdentei:我母親唸"白"字時 單獨唸時 我們都覺得是-D收尾 不只我母親 以閩語為日常用語的人也這樣發音 白後面接其他字時脫尾 單獨時以-D結尾 我沒聽過-G 結尾的回到原帖我這方面專業能力不足,沒辦法作出評論,以下兩點提出來給各位參考: 1 根據臺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閩客語典藏」計畫的資料,“白”收錄了三種讀音,bat 只出現在姓氏,bek 只出現在少數專門詞彙,其它一律已經變成 beh。 2 個人經驗,閩南語目前在臺灣日常上幾乎全部都只讀成 beh了(姓氏也一樣),印象中偶爾聽過老一輩讀 bek,用來辨別專門性質的詞彙(例如,白虎的白如果讀beh,就單純是白色的老虎,如果讀bek則是四神獸的白虎),不知道算不算是文讀。bat我個人則是從來沒聼過。 |
|
地板#
发布于:2013-10-24 01:24
Qasoqaanga:請用漢字的上古音進行比較。@dekdentei:白字日文读haku ,韩文读paek,韵尾都是k,没有任何争议的。 |
|
4#
发布于:2013-10-23 21:31
想想湖南人就释然了 湖南人也同样把h发成f 不是hunan 而是funan 就像dongbeiren不叫东北人 而叫dongbeiyin 辅音元音全变了 ふ跟它同行的都发h它偏偏发f
|
|
|
5#
发布于:2013-07-22 12:23
不一定单向变化,传播方和接受方同时受到影响也是有可能的。
|
|
|
6#
发布于:2013-07-21 10:26
|
|
7#
发布于:2013-07-21 07:01
嗯嗯。
可以是变过来的,也可以是变过去的,管用就行。这个管用,就是指用这样的认识能够有利于有助于自己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并证明行之有效。 ![]() |
|
|
8#
发布于:2013-07-19 17:18
|
|
9#
发布于:2013-07-19 12:32
你说的情况和偶说的没有本质差异。
![]() |
|
|
10#
发布于:2013-07-19 12:26
天上的狮子:以汉语为例,先从一个简单容易体会的例子说起。这个例子就用“肉”字的发音来充当吧。抱歉,狮子兄,今天才看到你的回帖。 其实没太看得懂你的意思,我猜你是指的我前面例举的一些比较奇怪的语音演变吧? 关于语音演变,我和你的观点有异有同, 按我的理解,语音演变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语系内部的方言语音分化演变,二是外来语影响。很明显,我们这里只说前者。而前者又分三种情况(以汉语为例),1.系统性的产生音变。产生新音素如p到f,系统性转音如浊转清,特定声母一变多,如日母。2.在(祖语)母音的基础上发生的近读,比如方言内部没有母音的某个音,但有跟其类似的音,则方言往往会用此音来系统性的代替母音。如汉语里的h最初在日语里是用的k来代替,汉han-漢kan。3.误读。即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方言里即使有母音的音素,但却用一个别的/新的音素来代替母音。试比较“京”字在中古音的声母和现代普通话的声母。 肉字,属日母。一般认为其声母写做nj,后来分裂为n-和j-,前者在汉语方言区更少(l-应该由其而来),j-后来在很多方言里又变成了z-和r-(似乎只有普通话才有,应该也算误读吧)。 本人中古音知识较为初级,如有谬处,还请指正。 |
|
11#
发布于:2013-07-18 23:39
|
|
|
12#
发布于:2013-07-18 23:38
|
|
|
13#
发布于:2013-07-18 17:01
|
|
|
14#
发布于:2013-06-30 05:53
以汉语为例,先从一个简单容易体会的例子说起。这个例子就用“肉”字的发音来充当吧。
以普通话的发音rou4为正音,它大致代表了多数北方方言区的发音,其中的r母基本相同,但在山东省有些地区是发音成you4,声母是y母。在南方地区“肉”字声母又大致有两种音:l(江苏地区部分方言)和n(浙江地区方言、上海方言)。 下面来看这样二个语音序列: zh, ch, sh, r j, q, x, y 这两行语音按列存在对应关系,其中前三列是用来确定最后一列在各自行中发音器官动作方式的。由此可以看出,上一行各音与下一行按列相对应各音发音非常相近,所以容易将上一行各音按列模仿成下一行各音。rou和you的语音变迁就是这样来的。而,当偏重于对rou中r在拼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舌头抖动的话,就会模仿成l音。当发音时舌前叶和上腭粘连以助发音模仿y音时,就会发成nyok这样的音。 注:这里的n音,是一个舌面前部贴上腭的音,可以看做后鼻音ng的发音方式从口腔后部移到口腔前部。 |
|
|
15#
发布于:2013-06-30 05:08
ucweb通过手机上网,网站设计的各楼回复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所以在这里回复nemecko兄:
语言中,语音也和语义一样存在变迁。语义是按照本义进行引申,直到同方向引申到一定程度分裂成两个意义,或者不同方向引申成不同意义。 语音的变迁,也存在类似现象,但语音变迁是以模仿发音的条件受限制导致的。这种变迁和原始音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种限制由多种原因造成。 |
|
|
16#
发布于:2013-06-27 10:35
shanghaienne:精彩就我浅薄的汉语方言知识,现代汉语里的f音字都对应的闽南语为/b/、/p/、/ph/里了,关键就是看按“帮”、“滂”、“并”母对应的话有没有个别混乱。 |
|
17#
发布于:2013-06-26 14:03
|
|
18#
发布于:2013-06-26 13:01
shanghaienne:是不是本来就发得像?写完之后发现完全跑题了,而且写的很散,大家权当了解一下部分语言里的f的由来吧。 就印欧语系、东亚及太平洋上的语言来说,f大多是由p发展演变而来,或者还没有f这个音。 其实很多语言有f,但以其打头的词很少,说明这些语言的里f是很晚才出现的。印象中俄语里的f几乎都是外来词。其实印欧语系只有日耳曼语族和拉丁语族才系统性的产生了f(斯拉夫语里读音时把v清化成f的自然不能算),日耳曼语的f来自于p(大名鼎鼎的格林定律),拉丁语的f则不是,下文会另写。现代波斯语的farsi古文也写做p,波斯的古波斯文就是Parsa。希腊文的f,对照一下古希腊语的读音就知道了,是ph变来的,属于古音新读。 在那些还没有f的语言里,我们会发现他们表达有p的外来词时,一般都是借用的p。比如夏威夷语等南岛诸语言。韩文也没有f,一般也是用p/ph来代替的,但对于汉语词来说会复杂点,b和ph都有。日语也没有f,只有个类似于f的音。这个音实际是从p变化来的,但中间先是变成了h,再变成今天的fu/hu的。周末抽个时间来比较下日韩越语里汉语词f的归类,看是不是能跟中古音对应。 再来说一下那些有f但并不来源于p的语言吧。比如拉丁语的f是由原始印欧语的bh和dh及gwh而来的,像facere对应的梵文肯定是dh开头的(具体词我不知道,梵文动词好像没有原形的?用梵文做比较是因为相对来说梵文的辅音与原始印欧语的辅音对应最一致。),又如flos对应的梵文肯定是bh开头的,formus对应的是gharmah。所以,现代的法西意葡的f也都不是从p而来。再比如,爱尔兰语的f主要是来自v(其实是u下面有个向上的圆弧,很多现代印欧语的v都是从这个音而来),还有来自sw-的,fein-self-svoi(俄语)-sein(德语)-suim(拉丁文,不知道拼写错了没,就是那个反身代词)。 [nemecko于2013-06-27 08:59编辑了帖子]
|
|
19#
发布于:2013-06-26 12:18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