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发布于:2020-08-18 10:52
蒙古语的单数第一人称代词在变格时,其词干本身要发生变化,亦即词干形态上会有“bi——mi——na”这样的交替变化。按照中国蒙古族学者清格尔泰的说法,这很像屈折语类型的变化,对黏着语类型的蒙古语来说这是一种例外现象。
蒙古国和韩国的蒙语研究者认为,体现在现代蒙古语单数第一人称之变格词形上的异词干现象,乃为原始蒙古语的后世遗存,但中间的语音演变过程看起来含混不清。 土耳其文版的蒙古语研究资料上也提到,反映在蒙古语单数第一人称代词之词干上的语音差异,应该是源自原始蒙古语以及所谓“中世蒙古语”的单数第一人称代词的“双词干特征”。这个说法,其实很像前苏联时期的蒙古语专家提到的所谓“错根词干”(即指不同的格有其不同的词干形式)。 以小沢重男、塩谷茂樹为代表的日本蒙语专家有一个主流观点:除了作为“主格形”的би以外,诸如миний,надад,намайг,надаас,надаар,надтай之类的格变化形式,在词法学上皆可称为“斜格形”。 据此而论,不妨将题主所言及的bi视为主格词干,同时把min- 或na(m)之类叫做斜格词干。 |
|
21#
发布于:2020-08-18 00:41
知道這個要求廣闊的知識面
Nyuggu:没觉得。NA是NA,NGA是NGA,发音和听感都相差很远的。回到原帖古通古斯語的"手"擬構為ngala,在現代通古斯語分化為: 鄂倫春語:ngala 滿語:gala 赫哲語:nala 古羌人在蒙古高原上活動已經是幾千年前的事,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當然會發生變化(跟周邊民族涵化),不然還該有複輔音了。我甚至也懷疑나是不是朝鮮語的固有詞,畢竟朝鮮語還有그릇 <- Possibly Old Chinese 器 (OC *kʰrɯds, “utensil, ware”)這樣的例子,而且나在世宗創製諺文前是長甚麼樣子也無法確定。但我這個帖子不是要討論這個,我就是想看看學界主流的說法。 [dekdentei于2020-08-18 01:07编辑了帖子]
|
|
|
22#
发布于:2020-08-17 17:40
|
|
23#
发布于:2020-08-17 15:33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