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发布于:2016-07-12 10:38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世上总有你懂的东西,也有你不懂的东西,比如这个Pois, não?这个,我是真心不懂,了解了一下才知道是巴葡里的用法:
http://www.somdom.com/portuguese/t38557#read_144347 然后我给这位朋友说她的用法可以修正一下,她也很谦虚接受了 http://www.somdom.com/portuguese/t38426#read_144373 所以这样我们就能交流(包括私信交流)。交流就是这样简单。平等、友善,对别人的批评、对自己说得不妥的地方能谦虚地接受 |
|
101#
发布于:2016-07-12 10:25
leolim_ru:我是真不知道。而且波罗的海三国语言的教材我虽说有,但是看了就闹心。所以就一直没有过接触。更谈不上那么高深的东西了。不过,就俄语的语义、语用还有修辞的话,我还算是稍微在行一点点。但也还要向大家多讨教呢!要“请教”我,那可是万万不敢当的啊!回到原帖板大真是虚怀若谷的人啊,我也喜欢跟虚心的人打交道,这个板块是你管的,但你却比那类在该板块一官半职都没有、自身程度很浅却以为俄语板是他家开的一样,对相关学科什么都不懂还自作聪明、上来就喷人的门外汉强太多。这世界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人,不是每个人都是万能全才,总有某方面你懂得比人多,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有什么高深,万事都是通过友好交流学来的,像那种对他人缺乏基本尊重的人,我基本上是不理的。 没什么高深的,你看30楼的图就知道,波罗的海区北部受维京人影响很大(很多句法和词类逻辑上的借用,例如LV的skatīt与LT的skaityti是同源词,但他们却用lasīt,这主要是拉脱维亚在历史上受维京人影响,后来又有大量德国移民,他们的语言受环波罗的海西岸和西南岸邻居的影响非常大),他们的语言都很容易,也很容易上手 |
|
103#
发布于:2016-07-12 02:06
|
|
104#
发布于:2016-07-12 02:03
|
|
105#
发布于:2016-07-12 00:28
ask:更不用提大量像下面这幅趣味地图也很直观(只是把英语的yeah给漏了),呵: 图片:005u4Dqdgw1f26jb0oawej30y70k24av.jpg ![]() 其实不要说俄语,就是与斯拉夫没半毛钱瓜葛的东北欧立陶宛语都能在东南欧的巴尔干找到很多亲缘词,但在近在咫尺的波兰和白俄却找不到相近读音的同源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在反映东支和南支的分化要晚于它们与西支的分化,而非斯拉夫的立陶宛的那些词是在立陶宛尚未摆脱俄联邦时从东支的俄语里面借的词(例如patvirtinti就是。而正宗的波罗的叫法像拉的apstiprināt这种)。所以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南支东波罗的语在某些方面还与巴尔干的南部斯拉夫语有渊源,其实不然 [ask于2016-07-12 00:58编辑了帖子]
|
|
106#
发布于:2016-07-11 23:42
十多年前的老帖,当时的说法有很多幼稚和纰漏的内容,如说“芬语族都是SVO为主”(实际上eesti keel很多VSO,从句很多SOV,这主要是受维京人影响)等,略过只看Celtic部分即可。那些particles显然不是什么Italo-Celtic subfamily之类的理论(Balto-Slavic subfamily也很难站住脚,特别是有关于Baltic里发达的分词、半分词系统等问题上)所能解释的
|
|
107#
发布于:2016-07-11 23:22
ask:另,苏格兰北部与爱尔兰北部不是只有西高地盖耳人和东低地苏格兰日耳曼人,还有一说与乌拉尔人存在某些神秘渊源的皮克特人。回到原帖晚上没来得及给出文献说法出处:但苏爱部分沿海岛屿的皮克特人与斯堪的纳维亚的芬人之间渊源的讨论并不是新闻,本人也不是始作俑者,这里提供些相关文献及讨论,供参考: http://www.paabo.ca/veneti/VENETILANG2014.pdf Pictic was probably Finnic and probably a northern remnant of the original.http://hal_macgregor.tripod.com/gregor/Chronicles.pdf Chronicles of The Picts originated in north-east Europe, or of the influence of an earlier pan-Scandinavian Finnic/Ugrichttp://www.eupedia.com/forum/threads/26114-Genetic-make-up-of-the-British-Isles IMO, the feni = finnic who where related to the pictic from 3000BC boat people. That is , north sweden and north finland where finnic and north norway was pictic along with most of the british isles另,凯尔特语都是动名词非常发达的语言(本人自从高中毕业以来,已有十年不碰凯尔特语这类母语教学失败案例的反面教材语言、并且是美其名曰dying language的dead language[看看如今Gaeltacht在爱尔兰的使用面积:谁会去学它们?学了又有什么用?连当地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母语不愿学,你学它作甚?至于白俄,那是另一种情况,无可比性],但关于句法方面,2005年在北中的一篇关于语序的老帖子里还是有些相关讨论,该帖有部分不和谐内容,忽略即可),这些句式结构大抵与其早期居住地人口源流有关 [ask于2016-07-12 00:18编辑了帖子]
|
|
108#
发布于:2016-07-11 22:58
http://www.allempires.com/forum/forum_posts.asp?TID=20088&PN=29
Finno-Ugrian impact on Russian ethnos 无论从父系还是常染来看,都是乌拉尔成分融入西西伯利亚的非乌族群,而不是反过来 所以这种可能性几乎可以完全排除 那何不把芬烏跟俄語接近的特徵看作是印歐語言某些分支對烏拉爾民族的影響?而且“部分印欧”或“印欧语某些分支”的说法很勉强,因为这些分支内部第一缺乏地理上的连续统特征,是离散支系,第二其具体实现方式也不全同 |
|
109#
发布于:2016-07-11 07:07
|
|
110#
发布于:2016-07-11 01:52
|
|
111#
发布于:2016-07-11 01:40
dekdentei:那何不把芬烏跟俄語接近的特徵看作是印歐語言某些分支對烏拉爾民族的影響?回答很简单,这些人群与环波罗的海区在地理上不是个连续统,中间有断层。另,苏格兰北部与爱尔兰北部不是只有西高地盖耳人和东低地苏格兰日耳曼人,还有一说与乌拉尔人存在某些神秘渊源的皮克特人。另凯尔特人的先民在公元前后居住在与东欧毗邻的中欧山地,他们是渡海过去的,并不是现居地最早的原住民。严格讲起来,凯尔特语只是语音上的Centum语,他们的渊流很复杂,一时半会也讲不清楚 另,乌拉尔人本身的起源也存在很多疑点,据mtDNA的研究,北萨米人的母系与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北非柏伯尔人有着令人意外的渊源,换句话说他们并不是单纯从“亚洲”或者乌拉尔山那边过来的 今天太晚,详情改天白天再说 |
|
112#
发布于:2016-07-11 01:33
好吧,我也说两句。
Что у тебя в сумках?和Что в твоих сумках?两句都正确。主要的区别就是修辞上的。第一句比较温和、中性。第二句比较粗鲁。加上есть的话,语气又有所变化。 以后在遇上这种两者均可的句子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修辞上的区别。 我想,是不是楼上各位研究得都太高深了?都弄出各种谱系了。真是高人平时都在沉默,而尽是我们这种举着两把刷子在招摇的人当着所谓的班主。真是惭愧啊!以后还怎么再继续造次啊?哈哈! |
|
113#
发布于:2016-07-11 01:00
ask:另外,李辉的这篇文章还是相当直观的,清晰地表明了乌拉尔人种其实就是一种蒙古人种南西伯利亚类型(即黄白过渡类型)的原祖型那何不把芬烏跟俄語接近的特徵看作是印歐語言某些分支對烏拉爾民族的影響? ->俄习惯上不直接用иметь来表示“拥有”的概念而用у + 属格的形式来表示,这主要是(波罗的沿海的拉脱维亚也是,当然具体实现形式略有不同)受乌拉尔的影响,其他多数斯拉夫语都不这么用,即使白和乌也保留两种形式(带у的形式是也是受乌拉尔人的影响),而俄通常只用后者。无论是Y chromosome还是autosomal chromosome的文章都支持俄人有很多乌拉尔成分 據我所知 不用動詞表達有的印歐語言除了俄語還有很多 像愛爾蘭語 Tá madra agam 蘇格蘭蓋爾語 Tha cù agam 印地語 मेरे पास कुत्ता है 俄語 У меня есть собака 冰島語 Hjá mér er hundur [dekdentei于2020-05-15 00:19编辑了帖子]
|
|
|
114#
发布于:2016-07-10 22:56
跟阿拉伯绿教穆斯林人群无关
这个就是个北起波罗的海东北岸、南到东南各岸的“环东波罗的海沿岸语用习惯连绵区”(除了乌克兰不在这一区域内。但乌克兰也当是受俄及白俄影响形成的。立陶宛语是这一区域里唯一的例外,用独立的turėti动词来表达领属,但这或与其表达独立意志的情绪有关系,立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独立情绪和排俄情绪最强的,不像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至少有40%的俄语人。立境内的俄语人口比例是非常小的。上面4#里的第一个文章中立陶宛人的态度就是铁证) 你列的芬兰语接格(adessiivi,以-lla/-llä为标记)大致就是“靠近”“在..边上”“在..那里”(但具体方位关系不明,类似at/bei/chez)的含义。它是静态外部格大类里的一种,在一个静态空间里描述两个事物间存在关联关系的最常见前置功能词和功能后缀。这里minulla on(口语中为mulla on)后用主格而非部分格(ET-EE: Mul on hea sõber,也是用主格),起到对数量的确指作用 [ask于2016-07-10 23:22编辑了帖子]
|
|
116#
发布于:2016-07-10 22:41
芬语:MINULLA ON HYVA YSTAVA,阿拉伯语:LII SADIIQ TAYYIB,若u看成前置介词,则给人感觉倒更接近阿语的L加代词属格或名词宾格,并无乌拉尔或阿尔泰语的语感。
![]() [Nyuggu于2016-07-12 15:23编辑了帖子]
|
|
117#
发布于:2016-07-10 22:40
Nyuggu:我有一位好友,u mienia khoroshii drug,把mienia看成二格表所属,u看成名词“这儿”,合起来理解为“我的这里有”,岂不更自然?回到原帖 可以有,呵呵。这个介词其实在欧洲印欧里非常普遍(在斯拉夫语里几乎是无一例外的u/у,而在其他语族中参差不一,大致对应德法的bei/chez,北欧的hos或hjá,而在其他语言里几乎缺失完全对应的counterpart),只是用法多有不同,但u+属格这种领属表示法及其类似结构真的只在受乌拉尔影响较大的东斯拉夫语和拉脱维亚语里才有(白俄与乌可以不这么用而直接用动词结构,但俄通常只这么用),这其实与N1c1-M178在东北欧的分布呈密切关联关系,也与高加索人种的白海-波罗的海类型分布区相吻合 |
|
118#
发布于:2016-07-10 22:35
我有一位好友,u mienia khoroshii drug,把mienia看成二格表所属,u看成名词“这儿”,合起来理解为“我的这里有”,岂不更自然?
|
|
119#
发布于:2016-07-10 21:56
所以你一看就知道很多方面白俄近西支,而俄近南支,两者不是一家的。 Teraz (on) pracuje jako adwokat i polityką się nie zajmuje, ale (on) rozumie wszystko, i nie mamy żadnego problemu. (= "u nas jakiegokowiek problemu nie ma" >"u nas nie ma jakiegokowiek problemu")像这种关系 http://slounik.pl/?s=%D0%B7%D0%B0%D0%B9%D0%BC%D0%B0%D1%86%D1%86%D0%B0 PL-PL jaki <> BE-BY які PL-PL zajmować się <> BE-BY займацца http://croatia.ru/croatian/hrrudict/162 HR-HR kakav <> RU-RU какой http://croatia.ru/croatian/hrrudict/_73.html HR-HR zanimati se <> RU-RU заниматься 无一不在说明当前的分类树过于笼统,根本反映不了细部的亲缘关系。所以你很难笼统地把白俄归为“东支”(而不是东西过渡支),把斯洛文尼亚归为“南支”(而不是西南过渡支),你很难一刀切 以前说到的日耳曼西支北海次支:http://www.somdom.com/german/t38148#read_141857的情况也是类似的。都是continuum,无穷无尽的continuum。中文汉语方言划界的情况也是类似的,像冀鲁官话保唐片涞阜小片,究竟能否划为晋语而不是冀鲁官话。以及壮侗和苗瑶到底是独立语系,还是分别是汉藏-南岛、汉藏-南亚杂交的产物,这种争论也是很难划上个句号的 [ask于2016-07-10 22:16编辑了帖子]
|
|